從頂層設計推動新文藝組織和新文藝群體發展
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改變了文藝形態,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藝類型。新形勢下,文藝發展空間急劇變化,文藝創作的傳播發生嬗變,新的文藝現象與傳統文藝格局明顯不同,新的文藝組織和群體迅猛發展,新的文藝聚落不斷出現,他們與傳統文藝形態和類型的區別在于:不依賴財政撥款,不占用行政和事業編制,以市場認可和人民群眾滿意為標準,融興趣愛好與文藝活動于一體,以自身的藝術創作和文化服務,活躍在廣袤的華夏大地和廣闊的社會空間。
新文藝組織和新文藝群體投入體制外大量的人力、資金、場地等要素,整合跨地區、跨行業、跨類型、跨層次的文化藝術資源,借助于社會生活中的吃穿住用行等各類載體,把文藝創作及設計應用融入到制造、旅游、教育、科技、影視、體育、農業等行業中,采用興趣聚落、教育培訓、自組織展演等多種形式,把文藝活動延伸至社會生活的村社、街道、樓宇等各個空間,已成為繁榮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的有生力量。
發展困境
目前,新文藝組織和新文藝群體的發展面臨五大難題:
第一,作品展覽展演活動缺乏專門的場地載體。新文藝從業者具有分散性、類別繁雜、無業務主管部門的特點,除少數知名大家外,多數從業者創作出來的作品,找不到合適的展覽展示展演平臺。體制內的很多展覽場館,并不對他們實行常態化的個體開放,使得場館閑置。從硬件場所載體上看,新文藝從業者急需更多的場館載體來展示展演他們的創作成果。
第二,文藝技能缺乏專業性指導和提升培訓。新文藝從業者,特別是處于基層的新文藝從業者,在其專業文藝技能提升及運營管理方面,有著強烈的培訓需求。他們規模往往較小,經濟實力受限,受于信息不對稱及成本限制,多數不能獨自組織參加學習活動,缺乏公共培訓及專業性指導支撐,對黨委政府相關部門組織的相關指導及培訓活動十分青睞。
第三,專業技術期望得到職稱評定與認可。現行的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評定,以體制內編制人員為主要對象,體制外的新文藝從業者多數不屬于評定范圍。他們強烈渴望在其專業技術方面得到職稱評定,以制度化來實現隊伍管理,以規范化來實現社會認可,從而在后續文藝活動中,可更好地開展各項新文藝工作。
第四,新文藝組織無力參與政府公共服務購買活動。在公共文化服務的舉辦活動中,雖然中央及省級出臺了多項政府購買的相關政策文件,但在基層執行中,往往停留在精神層面,并沒有在實際中得到貫徹執行。新文藝組織特別是邊遠地區的新文藝組織,同國有背景主體而言,無力競爭參與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
第五,新文藝群體訴求加入到行業組織或聯盟。傳統的行業協會團體,因體制編制優勢所在,活力及創新力不足,未能對體制外的新文藝群體產生足夠的吸納力。新文藝群體渴望能加入到正式的、有活力的行業或聯盟組織,開展業務活動,并擁有話語權,參與行業建設和行業規范自律。同時,網絡新文藝群體的發展,帶來了網絡文藝社區管理的訴求,存在建立“網上文聯”的現實需求。
扶持建議
為了更好地扶持新文藝組織和新文藝群體的發展,可以考慮如下具體舉措:
密切聯絡廣大新文藝工作者。打破體制界限、所有制約束和身份限制,相關行業協會修訂完善《個人會員入會條件細則》,調整入會門檻,動員和吸收新文藝群體中的優秀人才入會。增加文聯代表大會代表、全委會委員、主席團中基層和創作一線新文藝工作者比例,調整優化各類文藝家協會代表大會、理事會、主席團構成比例。要加快會員資料數據庫建設,加強會員身份管理。
加大新文藝工作者培訓力度。實施常態化的民間文藝會員培訓工程,原則上每3年進行一輪系統培訓,突出抓好基層一線文藝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文藝領域的指導地位。建立常態化的文藝家協會會員培訓平臺,有重點、有計劃、分步驟地實施推進“文藝大師”培養計劃、“文藝名師”帶動計劃和“文藝會員”覆蓋計劃,實現文藝培訓的全覆蓋和重點布局。
開展新文藝工作者專業技術職稱評定工作。把體制外文化藝術人才和體制內文化藝術人才同等看待,在專業技術職稱評定上享有同等待遇和準入門檻。進一步深化文化藝術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實行職稱評聘分離,健全考核制度,開展新文藝群體中文藝人才專業技術職稱評定等工作。對長期在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工作的文化藝術專業技術人才,可適當放寬學歷和工作任職年限要求。
創新文藝展覽展演場館的使用機制。建立區域性文藝場館運營聯盟,以文藝發展需求為導向,結合地方政府、主管機構、文藝企業、商業品牌的融合,為文藝場館運營提供資源整合、供應商管理、場館管理等方面的集群平臺。創新國有文藝場館閑置時段的使用細則,以公開租賃或公益展出方式,承接新文藝從業者作品的展覽展演活動,充實文藝作品展覽展示空間載體。
暢通政府購買社會力量文藝服務的渠道。完善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藝產品和服務的工作機制和流程,制定代表新文藝工作者參與公共事務、反映意愿和利益訴求的管理實施辦法。立足于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對體制內文藝單位和體制外新文藝組織給予同等競標購買限制要求,實行公開、公平、擇優采購,切實加強采購信息公開,確保各類文藝組織平等參與競爭,拓寬公共文藝產品和服務供給渠道,提高服務質量。
支持新文藝組織建立行業聯盟。支持各種行業門類的新文藝組織,注冊登記和建設新文藝組織聯盟。聯盟圍繞文化、藝術、金融和法律等方面開展多渠道多角度合作,為聯盟成員的文化藝術及產業合作提供全方位支持。由聯盟各成員推舉的各領域專家,充分了解各領域的發展導向和前瞻政策,為聯盟會員提供文化藝術政策解讀、項目建議分析、產業合作和市場服務信息等。
出臺新文藝組織和新文藝群體引導扶持實施意見。建議起草和出臺《加強對新文藝組織和新文藝群體引導扶持工作的實施意見》,形成聯動機制,統籌協調解決新文藝組織和新文藝群體發展中若干重要問題,從頂層設計上,確保各項引導和扶持工作有力有序推動,促進新文藝組織和新文藝群體健康發展,開創我國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發展繁榮的新局面。
(作者系四川省文聯主席)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