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米井下走上來的畫家任衛國
辦公室門口一幅墨竹傲然挺立,就像一簇活生生的竹林生長在門口的墻前,讓人眼前一亮。文化展廳內,滿墻都是以礦工為題材的國畫、連環畫,主人正在伏案創作的一幅畫,仍是黑黑的礦工。
奇怪,他的筆下為何偏偏對礦工情有獨鐘?走近,用心傾聽一位從百米井下走上來的煤礦畫家的肺腑之言,才會找到他之所以愛畫礦工的答案。
筆者有幸成為傾聽者之一。
為畫所用,為畫而癡狂
任衛國學畫始于小學時代。在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一天,他的父親下班回家帶來了一本煤礦安全規程畫冊,里面有很多礦工作業的連環畫,特殊而富有神秘感的畫面深深地觸動了他的好奇心。于是,他就照著書上的人物開始學畫,連睡覺也抱在懷里舍不得放下。在家里照著書畫,在課堂上照著老師畫,在路上照著樹木花草畫沙灘畫。畫了很長時間,覺得畫的畫有點兒模樣了,便拿了一張人物畫,找到一位名叫顧成海的中國著名畫家,想請人家看看,這位老師看完后說了一句話:你不能總是臨摹別人的畫啊,人物的結構還不準確,應該系統地學習中、西美術繪畫技法。
一句話點醒了任衛國,從此,他開始拜顧成海為師,走上了學習中、西美術繪畫的道路。經過3年的學習,老師覺得他的色彩感很好,領悟能力較強,因此對他格外偏愛,悉心指導。不久,考入棗莊市美術專業學校,任衛國擅長畫畫的名氣就在學校傳開了。他經常被學校抽出去畫宣傳畫,辦黑板報。
1989年從美專畢業,來到山東能源棗莊集團柴里礦參加工作,當時作為一名美術專業畢業生,對礦山充滿了向往,被分配到五一掘進隊,成為一名掘進工,工作后才知道煤礦工作太苦了,并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樣。由于自己長得比較瘦弱,常有風鉆扛不動的時候,同班的工友就會主動幫他,這情景讓他很感動。他很珍惜這份工作,休息的時候,總會拿出隨身帶的本子,給礦工畫速寫。職工工作時、休息時都是他觀察的機會,經常手不離筆地練習。當礦上有美工活時候,他就被抽到井上開始干美工。
一拿起畫筆,他就會情不自禁地沉醉在其中。他在礦附近農村租了一間不大的房子,只要有時間他就會到那里去畫畫,他給自己的畫室取號叫《無夜齋》,意思就是他在那里沒有什么白天和黑夜之分。有一次,他正在埋頭畫宣傳畫,妻子到外面去打水說:爐子上炒著菜,一會看一下。妻子打水回來滿屋子的煙,菜全燒焦了。當時他一點沒察覺。妻子氣的把鍋扔了說:什么都指不上你,畫畫當飯吃去吧。
他自己形容說:那一陣子,簡直像瘋了一樣,每天沒黑沒白地畫宣傳畫,寫大字塊,每次妻子都因吃飯喊不動他而生氣。
為礦工所動,為礦工而造像
這樣兩頭忙活,為畫而瘋的日子前后歷經三年。三年的礦工生活,不僅激發了他的創作熱情,也大大提高了繪畫水平,更對今后的繪畫創作產生了深刻影響。
他對梁楷、徐渭、石濤、吳昌碩、張大千、齊白石等大師的作品及藝術的成功道路作過研究和探討,但到最后必須從自己的腦袋里尋找自己的東西。他常說的一句話:藝術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只有畫自己的東西,尋找自己表達特色的藝術語言,那才是藝術家的根本。擺在面前的問題是今后的路應該怎么走,怎么去畫,畫什么?
通過思考和研究目前煤礦畫家不多,煤礦題材的創作還有巨大的空間,走屬于自己的藝術道路,尋找自己的藝術語言,這個課題對任衛國來說,似乎已經不是什么問題了。出生在礦區,煤礦的粗獷、父輩的豪放加上人生的經歷,奠定了他大寫意的風格。他原本也畫過花鳥,后來逐漸感到花鳥畫不適合他的性格。礦山獨具的色彩和礦工的形象深深刻在他的腦海中,這些常讓他為之感動,于是他決心把礦山和礦工搬到畫紙上,為偉大質樸的礦工造像。
在井上井下對所有可以入畫的題材、工作場景、人體結構動態等均進行細致的研究,用速寫的形式記錄下來,積累了大量的創作素材。陰暗的工作現場,滿面煤塵,只露一雙亮眼、一口白牙,默默無語、拼命流汗的礦工形象,總讓他的內心產生一種為之震撼的美。于是,他的筆下誕生了一幅幅透著自己心血和情感反映礦山題材的作品:《礦工兄弟》《男子漢》、《三十種薄弱人物大型安全連環畫》《井下百米安全文化長廊》等。期間,作品多次參加全煤、省、市美展,并多次獲獎。
任衛國對井下的礦工格外親。他說,每當看到礦工臉上的汗水將煤塵沖出一條條痕跡時,就覺得那汗水也在沖刷著自己的心靈。為此,他特別愿意為礦工盡力做點什么。每當有礦工子女結婚的時候,他就會送上自己的一幅畫。過年的時候,他總是邀請一些書法家為礦工寫春聯。談到這些,任衛國十分動情地說:我是在煤塵中長大的,煤礦黑色的品質給了我基石般的真實、悲壯、無私、寬容,所以我依戀煤礦,離不開煤礦,這輩子注定就畫煤礦了。這是一種感恩,一種情結,一種使命。
聽到這里,筆者想起了老子說過的一句話:知其白,守其黑。也許,這說的也是繪畫的一種境界吧。
為藝術所生,為煤礦而執著
在他辦公室里,筆者發現了一塊獎牌,是中國書畫研究會授予他的作品《大愛礦工》華表銀獎的見證。
這一榮譽,任衛國當之無愧。他似乎就是為煤礦藝術而生的。
從早年摸起畫筆,為畫畫而瘋狂,到后來多方拜師學畫,再到后來鉆研書法、繪畫藝術,可謂愛一門,便成就一門藝術。
任衛國字澤民,號山亭居士,中共黨員,現為棗莊市青年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翰墨書畫院院士,中國書畫藝術研究會會員,二〇〇一年被授予華表獎藝術家稱號。
讀任衛國的作品可以看出擅長于國畫人物、連環畫、油畫、尤擅墨竹。在繪畫創作上,反對形式主義,堅持寫實作風,主張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繪畫可采入者融之。繼承我國繪畫優秀傳統,吸取西畫之長,創造自己獨特風格,造詣極深,善于傳神。其國畫山水筆力雄健,氣魄恢宏,布局設色,均有新意。國畫花鳥亦別具風格,清新樸素、天趣自然。長期生活在礦山,他的連環畫作品有如泥土、田野那樣,醇厚自然,和諧優美。油畫作品色彩明亮、鮮活、富貴、高雅。尤其是墨竹作品,可以看出板橋遺風,深得竹之神韻,筆墨精煉老到,揮灑自如。
近年來,任衛國的藝術修養和繪畫水平不斷提高,其繪畫作品經常參加各種展覽并獲獎。其中個人作品先后入選《墨林珍賞》《百年中國書畫家名錄》《墨海晨風》《中國書畫名家博覽》、《中國書畫家》《墨彩同輝》等藝術典籍并出版。先后應中央電視臺書畫院邀請,赴北京參加研討會和現場作畫,大量作品被全國各大藝術館、領導人及企業家收藏。
為了藝術,任衛國曾經放棄了升遷的機會。他也認為自己就是為藝術而生的,他離不開礦山和他朝夕相處的工友,礦山給了他取之不盡的藝術源泉,在這片沃土上,藝術的種子會更好地生根發芽。所以,對得名板橋第二人,華表獎藝術家,任大師等美稱,他很樂于接受。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