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煤礦攝影系列活動(神東站)邀請名家授課

2020年12月3日下午,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李舸,在神東煤炭集團公司新聞中心演播廳,以《武漢保衛戰,我們沖在最前面》為題,為參加中國煤礦文聯攝影分會第八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暨全國煤礦攝影系列活動(神東站)總結會議的代表、部分煤礦基層攝影骨干、神東煤炭集團公司攝影工作者,以及周邊市縣攝影協會會員近200人授課。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中國文聯黨組的安排部署下,中國攝協在最短時間內組建赴湖北抗擊疫情攝影小分隊,作為“逆行者”奔赴武漢。李舸將他和小分隊組織協調各媒體攝影記者、攝影志愿者,冒著生命危險深入定點醫院、隔離病房等地,開展“為天使造像”、參與“武漢戰疫”的工作,經過66天連續奮戰,圓滿完成為4.2萬援鄂醫務工作者拍攝肖像重大而光榮的任務的情況,以視頻和圖文的形式聲情并茂地呈現在大銀幕上,真情講述了在抗疫一線親身經歷的感人故事,生動呈現了醫護工作者救死扶傷的醫者仁心和人間大愛,也讓大家切實感受到攝影藝術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發揮出的凝聚人心、鼓舞士氣重要作用。他們用真情實感詮釋了“最美逆行者”的忠誠和擔當,展現了新時代攝影工作者的風采,為抗疫工作作出了文藝工作者的應有貢獻。
李舸強調:這次參與武漢保衛戰,我們就是要尋找影像背后的整體精神力量。我們希望攝影返歸內心,用人格和風范去表達對人性的尊重和對生命的敬畏去堅守一種高貴的文化氣節和學術操守。
授課中聽眾數次感動的流淚,有人感慨道:震撼人心,洗滌靈魂!
聽中攝協主席李舸講述他們團隊2月20日逆行武漢,為全國42000多名援鄂白衣天使拍攝肖像,這是一次為戰“疫”紀錄,為國家存檔的壯舉。一張張帶勒痕的面孔,一個個動人的瞬間,一幅幅感人的畫面,一次次醫護人員面對鏡頭的真情流露,我的眼淚像斷線的珠子在我的口罩里面從頭流到尾,我的肩膀在抽動,情緒快失控了…英雄的祖國,英雄的人民,書寫了人類歷史上可歌可泣的抗疫篇章!(圖片攝影:戴亞平)

2020年12月3日晚上,著名攝影家解海龍,在神東煤炭集團公司新聞中心演播廳,以紀實攝影的社會實踐《大眼睛背后的故事》為題,為參加中國煤礦文聯攝影分會第八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暨全國煤礦攝影系列活動(神東站)總結會議的代表、部分煤礦基層攝影骨干、神東煤炭集團公司攝影工作者,以及周邊市縣攝影協會會員近200人授課。
1990年開始,解海龍用了十年時間,行程兩萬多公里,走遍中國128個縣,用相機記錄貧困地區孩子的教育狀況。他用照片替農村孩子爭取受教育的權利,用照片去改變貧困孩子的命運。
解海龍的希望工程攝影實踐,從多個方面提供給人們認識攝影的社會功用以新的可能性。讓人們感受到了攝影所帶來的巨大沖擊力和感染力,這是影像的力量。回首這幾十年,解海龍越來越意識到自己作為攝影人的社會責任,他從中獲得他人的認可,也尋找到自我的意義。
希望工程無數次的感動很多人,但是當晚最令人感動的是解海龍在整個歷時3個半小時的授課中,面對聽眾一直站著,沒有坐下休息一刻,沒有喝一口水,以滿腔的熱忱講述他脫胎于自身經歷的經驗之言。
解海龍強調:要把個人的命運和國家命運“擱在一起”。“讓攝影人知道,手中的相機只有關注國家的命運、記錄時代的變化,給后人看,才最有意義。要想讓你的作品能留下來,就得把人文關懷作為出發點和關注點,讓你的相機有溫度”。(圖片攝影:高躍冬)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