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圓滿閉幕 成交突破千億
第七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主場活動12月23日下午圓滿落幕。與往屆相比,本屆文博會規模空前,國際組織、國內外文化產業各界和金融投資機構全面參與;傳承優秀民族文化、推進文化科技創新、搭建文化交易平臺特色鮮明。文博會期間,共舉辦展覽展示、推介交易、論壇峰會、創意體驗等100多場活動,全面展示了全國文化體制改革的最新成果,呈現出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向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發展的強勁勢頭,彰顯了中國文化市場的勃勃生機,凸顯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巨大潛力。
文博會期間,共有100多萬人次參與了展覽、推介交易、論壇、創意體驗及分會場活動。其中:設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的文博會主展場,4天接待業內為主的各界觀眾21萬人次;文博會10場論壇,有198位包括國際組織高層負責人、國家產業主管部門的權威人士和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到會演講,4500多位專業人士到會交流;以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文化產品交易、產業合作、集聚區入住、藝術品授權、藝術品拍賣為主要內容的50多場項目推介交易簽約活動,吸引了海內外1萬多位客商到會洽談交易。
據不完全統計,第七屆文博會期間,簽署文化創意產業項目協議和原創文化內容產品及藝術品交易總金額1089.53億元人民幣,比上屆增長38.5%。其中,文化創意產業投資類項目協議總金額703.13億元人民幣;藝術品交易228.94億元人民幣;原創文化內容產品成交157.46億元人民幣。另外,本屆文博會上,還簽署了銀行授信文化產業項目金額662億元人民幣。
與往屆相比,本屆文博會簽約、成交呈現五大特點:一是中國原創的內容文化產品,包括廣播影視節目、網絡游戲研發制作、動漫研發制作、出版發行、版權貿易、設計創意等類產品成交大幅增加,比上屆增長143%;二是銀行、保險、基金及各類投資機構投資文化產業項目大幅增加;三是推進產業發展的平臺建設和基于長遠深入戰略合作的項目增加;四是億元以上帶動產業發展的龍頭項目大幅增加;五是跨省市的區域合作項目增加。
作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盛會,第七屆文博會實現了匯聚國內外優質文化資源和市場信息,展示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重大成就,交流激蕩文化創意發展前沿理念,促進文化貿易和重大項目落地,推進文化產業區域和國際合作的平臺效應。主要表現在:
一、傳承創新優秀民族文化,拓展傳統文化產品新市場
本屆文博會上,文化與創意融合,傳統與時尚交融,突出展現了創新賦予傳統文化的新生命力和新市場。全國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集中亮相,工美大師的燕京八絕、百余件非物質文化遺產珍品立體化呈現,景泰藍作品太平有象、骨雕恭王府等巧奪天工,天津的益德成鼻煙壺、楊柳青木版年畫,貴州的馬尾繡,內蒙古的絲綿彩畫九龍壁,青海的藏黑陶、土族盤繡、手繪唐卡,甘肅的皮影、香包、刺繡民間工藝品五彩繽紛,展示了傳統文化新生的力量;安徽、寧夏、西藏、青海、河南、新疆等省區市突出展示了當地政府引導、規劃開發特色民族文化資源,通過產業化帶動經濟轉型升級的新成果、新思路、新態勢,推動其拓展國內外市場。首次亮相的國家博物館展出以館藏精華為設計元素開發的蘊涵獨特文化意味、繼承與創新有機結合的衍生品,實現讓消費者把國博帶回家,讓國家博物館成為流動的博物館的愿望。
二、文化科技融合,彰顯多層次、寬領域、跨行業發展新格局
本屆文博會突出展現了文化與科技融合的力量,透視出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潮流和趨勢。展覽會上,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新產品、新業態層出不窮,數字廣播、數字影視、數字出版、數字動漫,比比皆是;衛星數字農家書屋、衛星連鎖數字發行、衛星影院,中國數字出版發行產業創新成果引人關注。云技術已經走進生活:云報紙變革了紙媒的展現、傳播方式及運營模式,云課堂革新了教育方式,數字社區創造了科技改變生活的范例。3D潮流遍及多個展區,拉近了觀眾與3D技術的距離,北京人藝的《茶館》、《蔡文姬》等多部經典劇目3D版在展覽輪番上演;融入3D技術的手機、游戲、KTV、展會、舞美等給觀眾一個又一個驚喜;3D與旅游的結合,創造了全新的旅游業態,北京海淀的《三山五園》、豐臺的園博園,房山的北京猿人遺址,借助3D技術獲得了全新的表現方式、全新的文化內涵和文化價值;3D打印成為工藝設計、玩具制造的寵兒,中國首個以3D影視制作為主的3D產業園在展會亮相,它將整合國內3D力量,打造完整的產業鏈。文博會的展覽顯示出高科技正在全面融入文化產業,創造著新的文化消費市場。視訊中國手機媒體平臺、紫光優藍的智能桌面互動玩偶機器人、聯訊畢讀的手機讀報、天脈聚源的全媒體監測系統、FAB5C數位超市屏購機及音樂智能機器人、太陽花LED燈、迪生X-TOON定格動畫拍攝系統等高科技文化新品,受到觀眾熱寵;北京廣播電視臺全國首創的大型多點觸摸四聯屏及北京網絡廣播電視臺、IPTV、移動互聯網等全新媒體展示,為觀眾打造了一個全媒體體驗平臺。
三、打造市場平臺,推動金融資本加速進入文化產業
本屆文博會突出破解文化企業融資難的瓶頸,有效促進了文化企業與資本市場的對接。多家銀行、金融投資機構參與了文博會的項目推介和交易活動,并與文化企業達成投資合作協議;首次展開了銀行授信文化產業的金融服務,數十個優質文化項目共收獲662億元人民幣授信額度;北京銀行將創意貸送到文博會,專門為參展的文創企業提供資金籌集、資金托管等全程金融服務。文博會吸引了中國藝術品交易所、中國設計交易市場、拍賣協會等市場中介機構深度介入,其中,中國藝術品交易所與文博會組委會辦公室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整合文博會優質文化藝術項目資源和中國藝交所后續綜合配套服務,延伸文博會服務載體,打造永不落幕的文博會。
四、展現中國原創力量,推動中外文化產業合作和中國文化走出去
本屆文博會著力展現中國原創文化的價值和地位,讓中國原創世界矚目。設計創意展前衛、高端,原創引領;動漫游戲展集結了行業領軍企業,推出《兔俠傳奇》、《阿貍》等動漫精品,百分之九十是原創。廣播電影電視展上,首都影視產業聯盟、首都影院聯盟強勢參展,原創新作輪番上演。藍海電視、英國普羅派樂電視臺現場搭臺,向全球傳播中國內容;北京華韻尚德國際文化傳播公司文博會第一天傳出訊息,其主創的歐洲唯一一檔德語日播中國專題電視欄目《來看吧美麗中國》與德語區觀眾見面。本屆文博會達成中外文化產業合作項目32個,113億元人民幣,占簽約總金額的10.37%。其中,英國新經典出版社、捷克童話大地公司、臺灣頑石創意股份公司等分別就世界的中國書架、鼴鼠故事旅游文化體驗園、博物館近距離無線導覽系統等項目與在京企業達成合作協議;在北京文化局組織的產業項目簽約會上,中外合作國際兒童電視動畫系列片殊旦出口項目、兒童光影木偶劇《哪吒鬧海》美洲、歐洲演出項目和融東西方文化的裸眼3D真人舞臺劇項目分別簽署合作協議。
文博會展覽會吸引了國外的特色文化產品,擴大了中外文化產業交流合作空間。越南的沉香,伊朗的波斯地毯,阿富汗的玉石,爭奇斗艷。尼泊爾商人顯示出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展位多,展品豐富,工藝精致,別具文化韻味。
五、匯聚前瞻思想理念,引領產業轉型升級
文博會舉辦了1場主論壇和9場分論壇秉持前瞻性、高端化、專業化、精品化理念,來自中外政界、學術界、文化界、教育界、企業界、投資界等多個領域的198位專業權威人士,圍繞文化與科技融合創新的主題,分別對文化消費與城市文化產業發展、打造跨區域創意聯盟、優化體育產業發展環境、金融和科技助力文化產業大發展、拍賣業規范繁榮發展、中國影視產業的融合與創新、加快開發原創技術與原創內容做大做強動漫游戲產業、博物館文化創意發展、網絡音樂付費下載等熱點焦點話題進行專業化、國際化研討交流,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推進文化市場體系建設提供了多元化思考空間。文化創意產業與品牌城市國際論壇連續第四年發布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從整體上評析全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文化產業發展的狀況,評析其文化產業政策的實施效果,明確文化產業發展方向,預測文化產業發展前景,將為政府部門制定科學的文化產業政策提供決策依據和參考建議。
六、激發創意熱情,助推創意人才成長
本屆文博會展示創意,激揚創意。從主展場到分會場,到17個專場創意活動,從各地展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到注入高科技的創新文化產品,處處洋溢著創意激情和創意氛圍,文化創造活力不斷涌流。創客空間里的懸浮人影燈、會彈鋼琴的紙、有生命的首飾、激光涂鴉、3D打印機,臺灣文創精品館里精致的白瓷、花瓣做的飾品、利用太陽能驅動的小玩偶,琳瑯滿目的產品創意無限。大學生、青少年作為未來創意創新的主力軍,在本屆文博會受到特別關注。全球大學創意博覽會、第七屆首都大學生創意創新成果展、北京青少年文化創意節、國際青年優秀文化創意作品展,都以鼓勵原創為宗旨,為文化創意人才脫穎而出提供平臺。其中,首都大學生創意創新成果展,歷時5個多月,走進了60多所高校,通過創意大篷車進校園、創意作品征集、評比等形式,涌現出一大批代表在校大學生創新能力而又富有時代特點的創意作品,涵蓋了文化創意產業的各個類別,幾十個創意作品成功簽約,同時達成了多項合作意向。本次參展的獲獎作品,如北航2號探空火箭、仿生機器魚、功能性運動裝-騎行服等,被不少企業看好。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