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寶豐:馬街書會書說天下唱響萬家
2月3日,農歷正月十三,嚴寒依舊,然而立春臨近,中原大地的麥苗開始綠油油地挺起胸膛迎接春的到來。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地區的平頂山市寶豐縣,在距離縣城不遠的楊莊鎮馬街村北應河岸邊的一大片混合著泥土與麥苗清香的麥田里,引人矚目的一年一度馬街書會再一次火熱開唱。“馬街書會現在發展越來越好了,把路修寬了,有了‘書狀元’榜,有了主題塑像,還建有中國曲藝交易中心、中華曲藝展覽館等,變化很大。”79歲高齡的中國曲協名譽主席、著名評書藝術家劉蘭芳自1981年首次參加馬街書會至今,幾乎是馬街書會的“駐場藝術家”,她也由此見證了這個傳承700多年的曲藝盛會,從民間自發組織走向國家級非遺項目以及國家級說唱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落地寶豐的全過程。
農歷正月初七,也就是1月28日,隨著馬街書會主會場南的火神廟前人頭攢動、鼓聲陣陣,癸卯年寶豐馬街火神廟祭祀拜祖活動正式開始,奏響了2023年寶豐馬街書會系列文化活動的序曲,也意味著因為疫情影響、時別3年的大型“線下”馬街書會煙火重啟。
今年馬街書會系列活動以“書說天下唱響萬家”為主題,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以豐富多彩的活動慶祝盛會重啟。期間,既有當地相關部門組織的第五屆優秀長篇大書擂臺賽、“書狀元”評選活動,也有中國曲協舉行的“書說天下唱響萬家”——第18屆馬街書會優秀曲藝節目網絡展播,還有過去3年也不曾間斷的劉蘭芳師徒專場演出(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為“線上”演出,今年馬街書會回歸“線下”演出),更有對戲、拜師收徒、馬街書會曲藝培訓學校揭牌暨說唱藝術團授旗儀式、文化生態整體性保護研討會,以及來自天南海北的大量民間曲藝藝人負鼓攜琴站在麥田里操著九腔十八調熱火朝天撂地演出的盛況。“馬街書會名氣很大,但以前交通不方便,大冷天七拐八拐才能到村里,現在從高鐵平頂山西站下車,打車兩三公里就到了。”來自河南鄭州的媒體人李暢表示,今年的馬街書會給人第一印象就是交通越來越便利,似乎天氣也越來越給力了。
馬街書會歷史悠久,又稱“十三馬街書會”,每年的正月十三為書會正日。開會之日,來自河南省和全國各地的說書藝人就自發地匯集于此,趕集一樣說書亮藝,規模壯觀,被形容為“一日能看千臺戲,三天能聽萬卷書”,因此被譽為“中國十大民俗”之一;寶豐縣也因此被中國曲協命名為“中國曲藝之鄉”,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006年,馬街書會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遺名錄。2013年,馬街書會被世界紀錄協會認證為世界最大規模的民間曲藝大會。2017年1月,文化部公布成立國家級說唱文化(寶豐)生態保護實驗區。2021年8月,平頂山說唱文化(寶豐)生態保護發展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今年馬街書會系列主要活動由中國曲協、河南省文聯、平頂山市委、平頂山市政府、河南省曲協、寶豐縣委、寶豐縣政府、平頂山說唱文化(寶豐)生態保護發展中心主辦或承辦。活動期間,劉蘭芳與中國曲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楊發航和武皓、范軍、柴京海、袁冀民、孫雁冰、王國軍、王印權等有關方面負責人和曲藝家在馬街村走訪了藝人之家——張亞輝家、張滿堂家,觀摩了馬街書會盛況和第五屆優秀長篇大書擂臺賽決賽,并參加了長篇大書擂臺賽頒獎儀式、“萬象歸春春來早”2023馬街書會書狀元頒獎晚會,為獲獎者分別頒獎。來自河南省鞏義市的河洛大鼓藝人李新芬成為新科“書狀元”。在2023馬街書會書狀元頒獎晚會上,劉蘭芳登臺表演拿手節目《岳飛傳》選段,贏得現場觀眾熱烈掌聲。
2月3日至8日,第18屆馬街書會優秀曲藝節目網絡展播通過曲藝雜志融媒線上推出。“6天時間里,42個融匯南北、談古說今的優秀曲藝節目亮相網絡云端,在兔年元宵佳節到來之際,為廣大觀眾獻上一份曲藝的節日賀禮。”中國曲協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全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分展示廣大曲藝工作者聚焦新時代社會發展成就和人民火熱生活的創作成果和昂揚風采,這些節目富有鮮明地域特色、充滿鄉音鄉韻鄉情,是新時代生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優秀藝術載體。
“這次重新回到寶豐,回到馬街書會,感覺就像回家一樣親切。”劉蘭芳深有感觸地說,“每年有那么多藝人來馬街書會不是為了掙錢,就是為了互相觀摩學習,把曲藝傳承下去。”平頂山說唱文化(寶豐)生態保護發展中心主任申紅霞表示,當地將保護好以馬街書會等為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全面建設好國家級說唱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探索寶豐路徑、作出寶豐貢獻。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