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國美術家協會主題性美術創作人才專題研修班在江蘇常州成功舉辦
3月14日至17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國美術家協會主題性美術創作人才專題研修班在江蘇常州成功舉辦。參加本次研修班的80位學員均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美術家協會在主題性美術創作領域的中堅力量,是各協會選拔推薦的優秀代表。

開班儀式
3月14日上午,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文聯副主席周京新,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副書記、一級巡視員陶勤, 江蘇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劉軒明,中共常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志良,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吳嬪,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工作處副處長盧新征,常州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舒文,江蘇省現代美術館副館長、省美協駐會干部浦均等出席了研修班開班儀式,開班儀式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工作處處長馮令剛主持。

周京新副主席出席開班儀式

陶勤副書記出席開班儀式并作動員講話

劉軒明書記出席開班儀式

陳志良部長致辭

吳嬪副秘書長出席開班儀式

馮令剛處長主持開班儀式
開班儀式上,陶勤副書記為參訓學員作了開班動員講話。她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系統而深刻地總結了過去5年的工作和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今天強起來的新時代要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以及國內深化改革帶來的文化多元等問題,意識形態安全責任凸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各方面工作都對文化建設提出了新要求。主題性美術創作緊扣脈搏,以時代現實為創作核心,以時代精神為創作靈魂,具有鮮明的主題特色和藝術品格,成為民族文化藝術建設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廣大美術工作者要響應黨的二十大關于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號召,發揮見微知著、共鳴共情的藝術力量,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進程中,描繪美術新篇章。
陳志良部長在致辭中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作為一座擁有深厚底蘊的歷史文化名城,一座充滿生機活力的現代智造名城,常州既有優秀的傳統文化,也有革命斗爭的紅色資源,還有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我們誠摯邀請各位美術家朋友多到常州采風觀摩,為常州的建設和發展助威鼓勁、增光添彩。希望常州美術界以這次活動為契機,加強交流、加強學習、加強合作,以強烈的使命感,肩負起我們這一代文化人的責任與擔當,承載起我們這一代文化人的夢想與追求,為奮力書寫好中國式現代化答卷貢獻更多文藝力量。
本次研修班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題,通過專題授課、座談交流、宣講報告等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課程設置,加大對主題性美術創作人才方面的挖掘培養,加強對優秀青年美術工作者的團結引領。開班儀式當天,陶勤、周京新先后為學員們作了題為《中國式現代化與文化自信自強——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一次文代會上的重要講話》《主題性與美術創作》的專題授課。在后期的課程安排中,研修班分別邀請了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鄭工、中央美術學院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研究中心主任孫韜、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陸慶龍從《宏大敘事與主題性美術創作》《俄蘇現實主義美術與個人大型歷史主題創作》《從寫生到創作》三個不同方向與學員們分享了主題性美術創作的寶貴經驗。西安美術學院教授呂書峰、劉文西先生創作作品《加速農業機械化的步伐,為農業現代化而奮斗》中的人物原型畢小麗受邀為本次研修班做“畢其功于一生——人民畫家劉文西的藝術人生”主題宣講。

陶勤副書記授課
陶勤副書記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第十一次文代會、中國作協第十次作代會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為帶入點,深入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與文化自信自強的辯證關系。她在授課中強調,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文化自信自強,體現在我們對于自身文化的充分確信,展現著我們對于創造文化新輝煌的堅定信念和必勝決心。要在文化自信的基礎上加快文化強國建設,增強民族的尊嚴感、強大感,使國家軟實力與硬實力更加匹配。因此,美術界需要全面了解和敏銳捕捉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法治建設、社會生活、生態文明建設、外交國防等各領域的發展狀況。在行業百態中寫活時代精神,生動地反映我國成功地反貧困、建小康、抗大災、戰疫情、化危機、應變局、穩經濟、促發展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成就,回答美術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的功能問題。

周京新副主席授課
周京新副主席首先結合自身豐富的創作經驗對主題性與美術創作的統一與學員們進行了分享。他認為主題性對美術家來說是一個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即便是平時習慣于在創作當中畫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一些比較休閑的、生活化的題材,實際上也離不開主題,也要面對主題性,主題本身與美術創作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美術創作與主題,以及主題本身和主題創作本身都不是孤立的、單一的,可以存在于我們藝術探索的各個階段。當主題創作與美術創作有隔閡的時候,美術創作排斥主題性,或者與主題性不能完美融合,那美術創作就是單一的,很可能更多地只體現在技術表現階段。隨后,周京新副主席針對參訓學員提供的主題性美術作品進行了一一點評,并給出指導意見。

鄭工教授授課
鄭工教授從宏大敘事定義到主題性創作概念的解讀系統全面地分析了宏大敘事與主題性美術創作的關系。主題性創作強調的是現實關懷,而在全球化的經濟環境中,因為需要互助合作,整體利益,整體訴求,整體目標,整體行動,將個體的人都聯系起來,人們的整體意識大于其個體性。在人文世界,人們對事物的整體認知,也覆蓋了所有的個體性,但并不等于所有的個體性都被整體所取代,而且,個體的活躍程度并沒有衰減,只是因種種緣故被納入到一個個特定的話語場域,可見所謂的整體關系同樣具有相對性。藝術的問題其實是非常辯證的,在藝術的話語上面是破跟立的關系。在某種原則下面,被規范的創作方法,是歷史發展一種必然的現象,但是最后要走出來,需要一種破,尤其是在話語方式上面。

孫韜教授授課
孫韜教授通過大量的對俄蘇美術作品的鑒賞分析帶領學員們一起領略了俄蘇現實主義美術的發展脈絡和藝術特點。針對不同作品中可借鑒于主題性美術創作的藝術手法和表現形式進行了詳細的解讀。
同時也結合個人大型歷史主題創作與學員們分享了自身在主題性美術創作方面的寶貴經驗。

陸慶龍教授授課
陸慶龍教授在授課中系統地分析了寫生與創作的關系。他提到,好的寫生作品既能再現出寫生對象的客觀特征,也能表達出自己的主觀感受。藝術作品創作僅有情懷、精神是不夠的,還需要高超的技法、技巧將之表達出來。如何讓更多的人接受自己的作品、如何更好地表達自身的創作理念,平衡點的把握很重要。要在主觀與客觀之間、在寫實與寫意之間、在具象與抽象之間、在技巧技法與思想感情之間尋找到合適的平衡點。對象是客觀存在的,關鍵是藝術家以什么樣的情感、從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去表現。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要善于將弱勢變成優勢,將缺點變成特點,繪畫更應如此。

呂書峰教授作主題宣講

畢小麗女士作主題宣講
劉文西先生長期深入生活,踐行藝術為人民服務的信念,是扎根人民的楷模,是美術界的杰出代表。他堅持在弘揚中國畫藝術優良傳統的基礎上探索創新,為中國畫的發展作出了可貴的貢獻。在“畢其功于一生——人民畫家劉文西的藝術人生”主題宣講中,呂書峰教授以自身親歷更加具體、全面地帶領學員們領略了劉文西先生的藝術人生和藝術成就。正如宣講中提到的,劉文西先生將一生都奉獻給了藝術,就像他的打扮一樣,一輩子穿著灰色的衣服,一輩子踐行毛澤東講話的精神,不管時代怎么變革,一直堅信用這種思想武裝自己,走完自己的藝術人生。畢小麗女士通過與劉文西先生相識相交的點滴故事讓學員們在另一角度領略了這位德藝雙馨的藝術大家對美術事業的嚴謹和熱愛。

結業典禮
為更好地服務廣大美術工作者、改進完善培訓方式,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工作處副處長盧新征在研修期間和參會學員們進行了座談調研,就培訓過程中的學習感悟、意見建議進行了交流分享。3月17日,研修班所有學員完成既定研修課程,盧新征、浦均、蔣小平出席結業典禮并為參會學員頒發了結業證書。4位學員代表就本次研修期間的學習感悟同大家作交流匯報。

頒發結業證書
中央美院中國畫學院教師廖勤表示,新中國造就的中國美術名師,引領全國美術學科建設與學術積累,繼而形成創作隊伍。前輩以其認真治學與實踐成就對一代代后學產生深刻影響;只有走進前輩主題性經典作品及藝術變革之中,方能體悟到今天中國美術創作的學與問,方能產生內心的自覺;南京師范大學教師鄭家閔談到,通過這幾天課程的學習,使他對主題性美術創作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與體會。主題性美術創作需要秉持一種沉浮精神,要源于生活,扎根人民,要守正創新,薪火相傳;湖北省文聯文學藝術院青年干部李洋表示,作為一名青年美術家,一名年輕的文藝工作者,一名年輕的文聯系統干部,應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和專業優勢,堅持圍繞中心,堅持與時代同步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努力創作出更多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國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的精品佳作來;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美術學院教師羅文勇講到,四天的學習讓自身提高了思想意識,開闊了理論視野,增強了實踐本領,激發了創作的力量。在今后的藝術創作中要堅定藝術的人民立場,樹立精品意識,攀登藝術高峰。
結業典禮最后,盧新征副處長為本次研修班作了總結。他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中國美協還將按照中國文聯統一部署舉辦更多專題培訓班,團結引導更多文藝工作者共同推動中國文藝事業繁榮發展。希望廣大美術工作者繼續努力提升自身人文素養,更加關注社會和時代,以精深的思想內核支撐精湛的藝術手法;繼續堅持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思想,進一步認識文藝創作領域的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繼續在今后的工作和創作中不忘初心、潛心耕耘,切實肩負起歷史和時代賦予的使命責任!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