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增

個人簡介:王學增,50歲,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天安煤業(yè)公司十礦通風區(qū)安全檢查員。2014年、2015年,分別榮獲平煤神馬集團、河南省國資委“優(yōu)秀共產黨員”稱號;2014年9月,榮獲平煤神馬集團第三屆“十佳最美感恩之星”稱號;2015年3月,獲河南省總工會、河南省安監(jiān)局主辦的省“安康杯”競賽優(yōu)秀組織獎;2015年4月,榮獲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
頒獎詞:礦井下的一張活地圖、兩盞礦燈、16個記錄本、506萬元……一手托三家,至情撼人心。知道你的人都用數(shù)字傳說著你,一位50歲通風安全檢查員巷道里的鏗鏘人生。真正是平凡中見偉大,細微處見真情。
用腳丈量安全的“礦井活地圖”
現(xiàn)任平煤十礦通風區(qū)安全檢查員的王學增,主要負責礦井通風系統(tǒng)的安全排查工作。自參加工作以來,他始終牢記“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理念,用自己對企業(yè)的忠誠實踐著一名普通礦工致力于煤礦安全的最大夢想。
為了及時發(fā)現(xiàn)隱患,為了整個礦山通風系統(tǒng)的通暢,他每月堅持下井25次,最多達37次。303條巷道,148個密閉及每個回風口瓦斯測點,這些地方他每個月至少去兩次,特別是春末冬初之際甚至要去3次之多。他認真仔細地巡查排查,做到了如指掌、熟記在心,被職工譽為“礦井活地圖”。原本需要科長以上干部參加的月度生產接替會,主持會議的生產副礦長點名讓他逢會必到。他準確測出的“一通三防”方面的數(shù)據(jù),為礦上科學合理下達生產接替計劃、巷修計劃等提供了重要依據(jù),為確保安全生產發(fā)揮了關鍵作用。
參加工作不久,一次意外導致他六級傷殘,他婉拒礦上安排他到地面工作的好意,堅持在險累的井下巷道工作。他在井下工作的時間遠超其他人,為此,礦上給他特批了兩盞礦燈,以備一個礦燈出了問題,另一個礦燈可以應急。一臺自救器、兩盞礦燈、一臺瓦斯便攜儀、一臺CO便攜儀、一臺氧氣便攜儀、一根溫度計,這就是他每次下井時的標配。井下坷坷坎坎的八萬多米行程,他要付出超常的毅力,而他沒有絲毫怨言,圖的就是為礦井安全多作貢獻。
自從調到通風區(qū)當上一名安全檢查員后,王學增就將每天查到的隱患詳細記錄下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現(xiàn)在他的辦公桌上已經(jīng)整齊擺放了16本厚厚的記錄本,記錄著10169條井下安全隱患和整改措施記錄,包括76條重大隱患的整改情況。這是他三十多年來工作的心血,也是確保礦井安全的寶貴財富。
他心里有一桿秤,就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想方設法為企業(yè)節(jié)省錢。由于對各巷道都很了解,在安排工作時,他總能提出最安全、最節(jié)省的建議。他還認真總結井下工作經(jīng)驗,積極建言獻策,致力于技改創(chuàng)新。多年來,他在井下排查出需要回收的物資達三萬多件,提出一千多條合理化建議,參與多次技改的成果直接為企業(yè)節(jié)省資金506萬元。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