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二等獎:煤礦文化與企業發展的關系
根據目前煤礦文化的現狀和員工的思想實際,結合煤炭行業十三五期間改革與發展任務要求,煤礦文化與企業發展要把保持齊頭并進,相輔相成成為新常態,按照新思維、新舉措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探索煤礦文化與企業發展新模式,構建新常態、新思維、新舉措中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煤礦文化與企業發展關系,助推煤炭行業十三五轉型發展。
一、進一步明確煤礦文化與企業發展的辯證關系
煤礦文化建設是一種復合的社會意識形態,它對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對煤炭企業發展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煤礦文化主要有宣傳教育、安全生產、休閑娛樂、經濟助力、生活實用、文化承遞和外交及凝聚力等多種功能。開灤集團公司等單位的經驗已證明,煤礦文化與企業發展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煤礦文化已成為企業發展的助推器,是煤炭企業走向成功的重要基礎。開灤集團公司根據公司一百三十多年的發展軌跡,深刻挖掘文化內涵,實施了以深厚文化底蘊為基礎的“四名”戰略,吸引越來越多的職工開始以新的視野來看待煤礦文化建設,進一步認清公司經濟大發展、快發展,建設現代企業,必須要有厚重的“文化力”作支撐,這個支撐就是職工隊伍素質的提高,管理的科學、嚴謹,企業精神、企業形象的確立,真正做到與時具進。而煤礦文化建設自身也需要在企業發展中尋找發展的巨大內在動因。煤礦文化建設與企業發展相嫁接,相結合的趨勢,是一種雙向互動需要,沒有企業經濟的高速發展,不可能有繁榮的煤礦文化,沒有高層次煤礦文化的參與,企業經濟也難以向縱深發展。合則相益,離則兩傷,現在開灤集團公司正在積極探索既符合國情,又適應新常態、新思維、新舉措“文化制勝”的新路子,通過憑借開灤國家礦山公園等文化產業平臺,吸引人們眼球,凝聚了人們視感,文化創意在生產實踐中產生,經濟利潤在文化場所獲得,文化路數在工作場所輔成,員工矛盾在文化場所化解,合作意向在文化場所達成的勢頭正旺,相互融入、相互依托,互相促進齊頭并進,產生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二、找準癥結,強化員工對煤礦文化與企業發展的認識
現在,煤礦文化是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煤礦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與企業發展密不可分的,都有一個適應新常態、新思維、新舉措,實現新發展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場活躍了,煤炭卻出現了銷售不暢,企業發展壓力加劇,煤礦文化建設也受到了沖擊,煤礦文化與企業發展出現了不平衡現象,顧此失彼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這是影響十三五發展的。其基本障礙是認識問題,原因之一是重視程度發生了變化,發工資都困難,那還顧及上煤礦文化;原因之二是擺不正煤礦文化與企業發展的關系。舍不得在煤礦文化建設上投資,總覺得不如在基本建設投入合算;原因之三是抓煤礦生產輕車熟路,對煤礦文化內涵不夠熟悉,抓起煤礦文化來總感到能力欠缺,底氣不足;原因之四是沉湎于已經形成的煤礦文化建設與企業發展格局,守灘子,不想試水,不愿創新,束縛了煤礦文化與企業發展基因的發育;原因之五是從改革角度上看,煤礦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在總量上還稱不上豐富,員工參與的積極性沒有充分釋放,煤礦文化與企業發展的運行機制還沒有從計劃經濟的模式中完全擺脫出來。這些原因無論來自主觀還是來自客觀,都是與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相適應的,都要在學習、宣傳、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重要論述中實現轉變,實現提高,其切入點要強化四個意識入手:
(一)強化煤礦文化為企業發展服務的意識。企業發展是企業的工作中心,煤礦文化建設必須服從和服務于這個中心,把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職工形勢任務教育、打高效創水平生產競賽、職工群眾安全活動、爭當優秀班組長競賽等工作作為煤礦文化的永恒主題,部署、組織各項活動都必須緊緊圍繞、服從、服務于企業發展這個中心,使煤礦文化在參與中服務、參與中發展、參與中繁榮。
(二)強化煤礦文化與企業發展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意識。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反對低俗,倡導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要求,高揚主旋律,打造正能量,堅持物質鼓勵與精神鼓勵相結合,一手抓精細管理,一手抓文化繁榮,力求把最好的物質財富和文化產品貢獻給員工。這方面開灤集團等單位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除了持續不斷的組織安全、生產、銷售競賽外,還開展職工技能升級行動、“為表率喝彩、為先鋒點贊”、創建“王進東式班組”活動、“職工創新創意大賽”,創建“愛心媽媽小屋” 活動,總結推廣了煤礦企業困難時期做職工思想穩定“工作法” ,舉辦職工活動,很多做法值得借鑒和推廣,振奮員工精神,促進他們積極獻身于煤礦文化與企業發展。
(三)要強化陣地意識。煤礦文化與企業發展離不開陣地,它是企業持續發展,基業長青保障。隨著改革的深化,一些企業不是陣地丟失,就是陣地維護不及時,或是開拓陣地跟不上形勢發展的節拍,這是十三五期間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要把陣地建設作為推動煤礦文化與企業發展“硬件”來抓,增強員工的緊迫感和使命感,突出開放搞活、扶植疏導、面向員工,供求兩益的思路,大力培育和發展煤礦文化與企業發展陣地,在煤礦井上下、在總部機關,在外埠、在國內外開疆破土,尋找煤礦文化與企業發展資源,建立煤礦文化與企業發展陣地,科學開發和利用,不搞竭澤而漁,破壞性開發,為煤礦文化與企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要強化市場經營意識。要謀劃煤礦文化市場化、嘉慶企業負擔問題,在有條不紊強化企業經營管理的同時,堅持先發展后理順的思路,大力開展煤礦文化有償服務,逐步增強煤礦文化發展后勁和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有計劃地將礦山公園、俱樂部、文化中心、文化創意公司、文工團等煤礦文化資源推向市場,向文化要效益、向市場要效益、興辦文化產業,拓寬有償服務渠道,為文化產品開辟市場,在鍛煉隊伍、提升品位中增強自身的“造血”功能,大膽探索“服務—創收—更好服務”社會效益和企業效益同步增長的路子。
三、不斷探索煤礦文化與企業發展的新途徑
當前,煤礦行業十分困難,改革已經進入了關鍵時刻。如何深化改革,使煤礦企業繁榮興旺、充滿生機和活力,這是國家和煤炭行業員工普遍關注的問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努力建設適應新常態、新思維、新舉措的煤礦文化與企業發展模式,是形勢發展的需要,是廣大員工的訴求,是深化企業改革,加快經濟發展的有效措施。開灤的實踐證明,越是企業加速發展越是需要優秀的煤礦企業文化,越需要軟實力的支撐,濃厚氛圍的烘托。十三五期間,怎樣構建煤礦文化與企業發展的平臺,使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更加密切,實現煤礦文化與企業發展并駕齊驅,筆者考慮主要有三種途徑:第一是通過灌輸式教育在員工中植入煤礦文化與企業發展理念。要象開灤那樣堅持雙管齊下,透過企業發展抓煤礦文化,通過企業發展引深煤礦文化,利用道德講堂、職工業余政校、女工業校、離退職工活動站以及各種陣地和渠道,灌輸煤炭企業的發展史、企業的經濟形勢、企業精神、特別能戰斗精神和艱苦奮斗思想,讓員工通過多種渠道掌握企業的發展趨勢,齊心協力打造煤礦文化的沖擊力。第二是通過制度建設把煤礦文化擺上與企業發展同等重要的位置,要建立適應新常態、新思維、新舉措的管理制度,不斷完善具有自身特點、被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規章措施,規范管理,解決好孰輕孰重問題,像開灤集團那樣堅持一崗兩責,把煤礦文化與企業發展兩項指標同布置、同檢查、同考核、同獎懲,用一個驅動推動煤礦文化與企業發展。第三是讓員工成為煤礦文化與企業發展的主人翁。煤礦文化與企業發展的主體是礦工,絕非少數組織者或管理者的事,是全體礦工的大事。要發動、依靠廣大礦工,讓他們唱主角、當中堅,他們中間藏龍臥虎,有許多優秀分子,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和力量,如優秀區科長、班隊長、經營者、黨員、勞模、標兵,他們是煤礦文化與企業發展開拓者、創造者,曾創造了如地球轉一圈我轉一圈半的侯占友精神、特別能戰斗精神,愛崗敬業的趙國峰精神,以礦為家,請正廉明的楊印田精神,節支降耗“十個一” 等精神,為煤礦文化與企業發展注入了無窮的活力。發展十三五期間煤礦文化與企業發展,他們仍然是寶貴的財富,是煤礦文化與企業發展的開路先鋒。要為他們構建載體,搭建平臺,在引領他們為經濟發展貢獻聰明才智的同時,發揮創新煤礦文化,發展煤礦文化的主力軍作用。
從煤礦文化與企業發展三種途徑分析,自上而下灌輸是單向的,也是必要的,制度化建設則有一定的強制性和約束力,而通過富有感情的“軟投入”來內化職工、從而把職工的歸宿感、凝聚力、創造性等變為自覺行動。如按時為職工祝賀生日,進行家訪,幫貧扶困,從這些細微之處把企業的精神和價值觀內化到每個職工心中,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不斷挖掘企業和職工內在的潛力,推動煤礦文化與企業發展。
煤礦文聯動態
-
為總結行業集郵工作新成果,促進行業集郵協會溝通... [詳細]
-
7月16日,由中國文聯主辦,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中... [詳細]
- 中國藝術報:以藝術之名 禮贊烏金…
- “新時代最美礦工”先進事跡發布
- 第六屆中國煤礦藝術節在淮河能源集…
- 2025年煤炭行業文化藝術工作會議暨…
- 中國煤礦文聯走進安徽華塑股份公司…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