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三等獎:關于推動煤礦文化繁榮發展的思考
在煤炭市場供大于求,煤價低位徘徊,煤炭企業陷入困境的嚴峻形勢下,煤礦群眾文化做為企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將面臨新的考驗。在這種形勢下,創新和發展煤礦群眾文化,通過群眾文化這種形式,來引導群眾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凝聚力量,為企業“求生存、闖難關、保穩定、謀發展”做貢獻,是每一個煤礦文化工作者的圣神職責。如何做好煤礦群眾文化改革發展這篇大文章,推動煤礦文化的繁榮發展,是我們亟待思考解決的新課題。
第一、加強文化工作領導 充分認識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對文化問題的理論認識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集中反映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的相關論述中。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的重要講話,從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中縱論文化的作用,深刻闡明了文化的本質屬性。在我國五千多年文明發展歷程中,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煤礦基層文化工作是發展先進文化、構建和諧社會、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先進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加快煤礦建設的重要方面。搞好煤礦基層文化工作,對于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加強企業領導干部與人民群眾之間的血肉聯系,在企業內部培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廣大員工群眾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等都具有重要作用。群眾文化工作的好壞,也是衡量企業進步與發展的標尺,它的重要作用顯而易見。因此,要從通盤考慮,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對煤礦文化建設的領導。作為煤礦文化工作的主要部門工會組織是職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走近基層、貼近員工,做好群眾文化工作是工會組織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第二、規范文化機構設置 確保基層文化部門高效運作
在一個結構設計良好的環境中工作,能保持較高的效率,并且能充分顯示其員工才能;而在一個結構紊亂,職責不明的環境工作,其工作績效就很難保持在一個較高的狀態了。結果往往變成:由于職責不清,管理人員無所適從,對單位產生失望乃至不滿情緒,最終導致工作效率低下等不良結果。所以,我們的企業黨政有必要責成相關部門統籌謀劃,根據各二級單位文化工作機構設置不一的現狀,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文化工作機構設置方案,力求在人員編制、經費使用等方面出臺一個統一、完善、有效、管用的制度體系,明確文化工作范疇,激發文化干部的工作熱情,扎實高效的推動煤礦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一是盡可能的規范企業內部各單位的文化機構設置,使其機構設置科學合理,規范、一致,確保基層文化部門高效運作;二是強力推進基層區隊文化興趣小組建設,培育文化工作的基礎細胞,形成一個完善的文化工作網絡;三是完善和整頓各類文體協會機構組織,充分發揮協會組織的功能及作用,調動各類文體協會成員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使各類文化人才通過參加協會活動和全礦文化活動的形式得到鍛煉,起到儲備文藝人才、完善隊伍管理的作用,增強文化創新能力。
第三、夯實群眾文化基礎 有效激活基層文化細胞
1、抓基礎,培育文藝人才。一是著力抓好業余文化骨干隊伍培訓。把員工群眾中那些熱愛文化工作,有文藝特長和活動組織才能的年輕員工及時選拔出來,組織起來,為其提供必要的條件與支持,采取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辦法抓好文藝人才培訓。可由企業相關部門牽頭,設立文化藝術專業培訓基地,常年開設專業班,對各二級單位的文藝愛好者進行集中培訓,實現員工文化教育的普及;同時,要選派有一定文藝專業基礎的員工到相關專業的高等院校進行深造,返回來為我們的文化普及教育服務,實現普及基礎上的再提高,提高指導下的再普及,使文化骨干人員的文藝專業水平和文化素質得到一定程度提升。
2、抓基層,激活文化細胞。一是采取有效途徑把專業人才充實到基層群眾文化工作部門,著力幫助解決基層文化干部實際困難,讓他們穩定思想,安心工作,積極參與到煤礦群眾文化建設中。二是扎實推進基層文化興趣小組創建工作,讓區隊這個最基層的文化細胞活起來、動起來,實現文化活動的全覆蓋,使員工切身感受文化活動的激勵、凝聚作用和愉悅身心、快樂工作的現實意義。三是通過采取立項方式,帶動基層文化活動水平的提高,實現文化傳播方式的創新。比如,在一段時間內,選擇一項內容(比如某個舞蹈)和一組實施對象(某基層單位文化骨干),由企業上級文化部門派專門老師進行專項輔導,教至其能夠完整表演,成為該單位的一個品牌節目。
第四、重視文化人才使用 切實加強基層文化隊伍建設
煤炭企業的群眾文化工作將集中體現為發揮骨干作用和文化人才競爭等方面,必須著力抓好業余文化骨干隊伍建設,把員工群眾中那些熱愛文化工作,有文化特長和組織才能的文化青工及時選拔出來,組織起來,經常性的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娛樂活動。特別是要廣泛動員和鼓勵有一定文藝專長,熱心煤礦文化工作,并對礦工懷有深厚感情的大中專畢業生、青年員工投身煤礦文化建設,使他們逐步成長為煤礦文化活動的新支點,從而提高基層文化干部及文化隊伍的整體素質。
企業文化工作部門要想吸引和用好文化人才,關鍵在于人才的使用,而在文化人才的使用上,尤其要體現“事業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用人機制,因而必須依靠政策的有力支持和保證,采取有效途徑把專業人才充實到基層文化工作部門,著實幫助基層解決文化干部的實際困難,讓他們穩定思想,安心工作,積極參與到煤礦文化建設中。采用員工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活動形式,大力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傳播文化正能量,努力營造健康、向上、和諧發展的煤礦文化氛圍。
第五、加強文化陣地建設 努力拓展群眾文化活動空間
文化陣地建設主要是以員工文化活動中心、員工文化交流展示中心、群眾文化廣場、員工文化培訓場所、社區文化工作站等基礎文化設施為主要陣地的建設。各類文化場所是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是開展煤礦群眾文化工作的主要載體。因此,要加大投資力度,加快文化設施建設,方便和滿足廣大員工群眾就近、就地開展文化活動的需求。特別是要根據煤炭企業近年來兩區改造的實際進程,積極穩妥的加快員工住宅新區的群眾文化場館設施建設,實現群眾文化工作重心的戰略轉移。文化設施建設固然重要,但是管好用好更加重要,所以,群眾文化工作重心的戰略轉移,不僅僅是文化設施建設的轉移,更重要的是按需求、按比例統籌規劃文化人才的戰略轉移,保證文化設施完好持久的用于員工群眾文化活動。
第六、發揮文化凝聚作用 積極構建文明和諧礦山環境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作為意識形態領域的精神產物,越來越成為增強企業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煤炭企業員工群眾的熱切愿望。也必將在煤炭企業的發展戰略進程中產生積極地影響。高尚的文化能使人堅定信念、成就理想,低俗文化會使人是非界限模糊、喪失理想信念。
如何發揮文化的凝聚作用?一要把握好文化的導向性,讓高尚文化引領潮流。二要把握好文化的實踐性,讓員工群眾充當主角。通過開展活動,使一批德才兼備的年輕文藝骨干人才也脫穎而出,特別是廣大員工群眾能夠在這樣環境氛圍的帶動下,提高文化修養,提升文化品位,積極參與到企業的各項文化活動當中,廣泛開展廣場文化活動、節日文化活動、社區文化活動等,把文化活動送到基層、送到社區,真正在企業中營造出一派團結凝聚、和諧發展的良好氛圍。
企業各級工會組織、文化工作部門要努力爭取企業黨政的重視和支持,形成行政主導,工會運作的長效機制和格局,建立多層次、多形式立體化的群眾文化活動網絡,調動企業員工的力量,共同努力,形成推進群眾文化工作的整體合力,確保群眾文化活動長期有效地開展,不斷活躍群眾的文化生活,為構建和諧企業發揮作用。
煤礦文聯動態
-
為總結行業集郵工作新成果,促進行業集郵協會溝通... [詳細]
-
7月16日,由中國文聯主辦,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中... [詳細]
- 中國藝術報:以藝術之名 禮贊烏金…
- “新時代最美礦工”先進事跡發布
- 第六屆中國煤礦藝術節在淮河能源集…
- 2025年煤炭行業文化藝術工作會議暨…
- 中國煤礦文聯走進安徽華塑股份公司…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