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那邊的女人
水不深,清澈,古磁州八景“龍洞珠泉”發源于此。泉水如沸似珠,珠泉齊涌。山不高,偉岸,水北側的響堂山、水南側的神穈山形成了著名的太行八陘第四陘“滏口陘”。水是千年流淌的滏陽河。山是神穈山,如今建成了開放式的城市景觀公園元寶山公園。山那邊,座落著一座煤礦,早些時候叫峰峰礦務局孫莊礦,重組后現在改名叫冀中能源峰峰集團孫莊礦社區。一個礦山女人叫郭書風的精彩故事就發生在這里。
在峰峰集團孫莊礦社區文化廣場的北側,座落著一個幽靜的小院,院落不大,也就幾十間平房。小院干凈整潔、綠樹參天。這里住著來自不同地方的近50名老人,他們朝夕相處,親如一家,其樂融融。這個小院的名字叫做“幸福養老院”,小院的創辦者就是原孫莊礦醫院的一名護士郭書風,下崗之后,歷經千辛萬苦,打造出了這片溫馨的新天地。
郭書風曾經是孫莊礦醫院的一名護士,年輕漂亮的她好學上進,工作兢兢業業,待病人如親人,深受患者的好評。院領導看她是一顆好苗子,推薦她到外地進修學習,提升業務水平和技術素質。郭書風也不負領導的厚望,學習期間刻苦認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正當郭書風豪情滿懷地學習歸來,準備大展宏圖的時候,一個令她萬萬沒有想到的嚴峻現實擺在她的面前。她所在的礦山由于一場大水的侵襲,礦井關閉了。井下的職工全部分流,井上的職工大部分下崗。郭書風遭遇到了下崗失業的陣痛。這對她來說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日子,就像“黑色星期五”一樣令她終生難忘。
面對嚴酷的現實,她哭泣、痛苦、彷徨,人生之路該如何走下去?今后的生活該如何繼續?
市場經濟不同情弱者,嚴峻的現實不相信眼淚。經過反復的思考和衡量,在“蟄伏”一段后,郭書風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開辦一家敬老院來求生存、謀發展。孫莊礦有很多空巢老人需要尋找安居之地,附近農村的老人也有這方面的需求。這是郭書風經過反復思量、多方考察索采取的斷然決定。
提起郭書鳳開辦養老院,一半的原因是因為自己的母親。由于父親去世的早,年邁的母親多半時間跟著自己生活,沒下崗之前,因為工作很忙,照顧母親的機會不多。每天看著形單影只的母親,她心里有說不出的難過。1998年從醫院下崗后,她就尋思著想開一家敬老院,因為這樣不僅能把母親照料好,而且還可以使更多像母親一樣的“空巢”老人有所養,有所樂。
在毫無基礎的情況下開辦敬老院談何容易,場地、房屋、設備、器材、相關手續,哪一樣也費盡周折。郭書風為此拼上了命,多方奔波。俊俏的臉龐增添了辛勞的痕跡,苗條的身材更顯得單薄。郭書風以水的柔情和山的堅韌開始了她艱難的跋涉之旅。
在郭書風創業之初,孫莊礦黨政工沒有忘記這位下崗女工,無私地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礦黨政無償為她提供了場地和房屋,優惠提供水、電、暖、氣;礦工會為她提供一些生活設施和健身器材。緊張的籌備后,1999年2月14日,郭書風的“幸福敬老院”終于開張了。
寧靜的小院、良好的環境、寬敞的房間,整潔的被褥,幸福敬老院以一個嶄新的面貌出現在礦區居民面前。人們打量著這個孫莊礦第一家敬老院,在揣摩著它的未來。郭書風象迎接父母親一樣迎來了第一批入住的老人。可口的飯菜、溫馨的服務,良好的設施,郭書鳳像對待母親一樣,悉心照料著每一位老人的生活,看著第一批住進來的20多位老人每天都樂樂呵呵的,她的心里跟吃了蜜一樣,別提有多甜了。
萬事開頭難。敬老院開辦之初,入住的老人不多。水電費、煤氣費、暖氣費以及服務員的工資都需要花錢。入不敷出,經濟效益不佳。為此,郭書風愁眉不展,多方面查找原因。首先,她在服務質量上下功夫,要求服務人員多一點笑臉、多一點愛心、多一點誠意、多一點溫情。她自己待老人如親人,每天變著花樣為老人安排飲食起居。入院老人生病了,她端水送藥到床前,老人們有了思想情緒,她為老人解開思想疙瘩。來自幾十里地之外王鳳農村的一位老人拉著她的手說,“閨女,你真比俺的親閨女還親哪”。
“送到這里來的老人很大一部分是生活不能自理的,生活可以自理的老人,年齡也都在七八十歲之上,這些老人都經歷過艱苦的日子,活的不容易,她們來到我這里,我就得讓她們都能過上舒心的生活,讓她們快快樂樂的活著。”郭書鳳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敬老院開辦的12年時間里,在這里先后居住過的老人有460多名,在將近4000天的時間里,每天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翻兩次身,用手摸一摸褥子是否干爽,檢查老人身上有沒有褥瘡,是護士出身的郭書鳳必備的功課;老人們生了病,她就像女兒一樣床前身后尋醫喂藥;天氣暖和的時候,她還堅持領著老人們到院子里曬曬太陽,做做保健操。提起郭書鳳,到這住過的老人都說:“書鳳呀,就賽過俺的親閨女。”
為了活躍老人的文化生活,她購買了電視機、VCD、棋類、撲克和文化書刊;為了入院老人有一個健身場所,她又購買了健身器材和各種娛樂設施。她千方百計為老人創造舒適、溫馨、可人的生活居住環境,受到了老人們的交口稱贊。入住的老人也由開始的幾人擴展為幾十人,入住的老人也由孫莊礦生活區輻射到附近周邊農村。到后來,就連家中子女雙全的老人也樂意到幸福敬老院居住。隨著入住的老人逐漸增多,敬老院的經濟效益也逐步提高。由原來的每月虧損到現在的每月盈利,年創效6.5萬元,并且解決了十幾位待業青年的就業問題。
10多年來,郭書鳳只離開過養老院10天。那是前些年,她榮獲了邯鄲市勞模,市總工會組織勞模外出旅游。開頭幾天還行,玩的挺開心,越往后她越牽掛院里的老人,生怕老人有個三災病難,生怕老人有個磕手碰腳,總擔心院里有什么事。就再也沒心思玩了。回來以后,全院里但凡能動的老人都圍著她說:“閨女,你去哪了,我們還以為你不干了,不要我們這些老頭老婆了,你可不能不聲不響的離開我們呀”。老人的話說的郭書鳳熱淚直流,這心里暖烘烘的。那時她就暗下決心,這輩子一定要把敬老院好好的辦下去,如果有來生,我還要開辦敬老院,我要盡我所能,讓沒著落的老人都有好住處,都有好生活。
山那邊的女人柔情似水,山那邊的女人堅韌似鋼。一個下崗女工用她那特殊的經歷書寫著大寫的人生。她先后被集團公司命名為“下崗再就業明星”、“巾幗建功立業”先進個人、“三八紅旗手”、邯鄲市勞動模范。郭書風用自身的奮斗和不懈努力為下崗職工再就業闖出了一條創業之路,她的“幸福人生”也正如初升的太陽,紅紅火火。
煤礦文聯動態
-
4月16日至18日,2025年煤炭行業文化藝術工作會議暨... [詳細]
-
1月25日,中國煤礦文聯“萬福迎春”文藝志愿服務活... [詳細]
- 2024年煤炭文化十大新聞
- 中國煤礦文聯“萬福迎春”文藝志愿…
- 中國煤礦文聯走進山西古交開展“萬…
- 中國煤炭報:川煤杯2024年“煤炭紀…
- 第六屆中國煤礦藝術節“淮北礦業杯…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