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燈就是我的心
——記晉煤集團成莊礦生產服務中心燈房女工董雪蘭
星兒亮,月兒明,我送親人下礦井,人不相伴愛相隨,礦燈就是我的心!
——題記
董雪蘭,一名普通的燈房女工,一名為一線礦工發放了13年礦燈的礦嫂。檢查、擦拭、維護、充電……她每天重復著同樣的工作,她就像呵護自己的孩子一樣呵護著礦燈。工作熱情、服務周到,愛崗敬業、心系安全,她用勤勞的雙手和辛勤的汗水,用女性特有的細膩與溫柔,擦亮了礦工的眼睛,筑牢了安全的防線。
“您的礦燈我檢查過了,您再看看!”這是董雪蘭向入井礦工交付礦燈時常常出現的情景。平平常常的一句話,她每天不知要重復多少遍,連她自己也數不清。記得1998年剛上班時,她也曾抱怨過這份工作的枯燥乏味,也曾為這份工作的勞累深感不值,有好多次,她都想換個工作環境。可以想象,一個年輕姑娘每天面對的除了黑色的衣服就是黑色的面孔,這豈不白白辜負了青春年華。其實,有時候簡單的一句話可能會改變一個人的一生。董雪蘭靜靜地回憶著:那一次,她正在給礦燈充電,耳邊突然傳來一句話,“下井領個好燈,娶媳婦娶個好心”。這句話她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當時,她覺得好笑,心想是哪名礦工這么幽默。后來,她反復琢磨這句話的意思,反復把這句話與自己的工作相比。董雪蘭坦然地說:“也許從那時候起,我才真正理解了礦工的涵義,才真正讀懂了礦工與礦燈之間的相濡以沫。”
后來的每一天里,董雪蘭不再抱怨,不再沮喪,她每天都以笑臉相迎,微笑相送,熱情為礦工服務,讓每一名礦工帶著一份溫馨的心情入井、平安滿意地回家。她除認真負責地搞好自身工作之外,還熱心助人,與女工們和睦相處。時間一長,工作的出色與親和的為人贏得了大家的信任。2009年,她被選為班組長。她的勤奮與負責是燈房女工有目共睹的。她每天一接班就先去燈房檢查架上每盞礦燈的完好情況,對礦燈線路損壞、眨眼、燈頭玻璃損壞、燈頭蓋松動、開關磨損等情況進行修復,確保礦燈的正常使用。多年來,在她的帶領下,她這個班組的八個姐妹團結得就像一家人,始終把自己的崗位看作是安全工作的第一道防線,把一線礦工當作自己的親人來關愛。與此同時,她還要求班組女工要以知識更新為目標,不斷學習新技術、掌握新本領,努力做到“精一門,會兩門,懂三門”。時刻為打造精品礦井而奮斗。
“當漆黑的巷道瞬間亮起來的時候,就是我最幸福的時候。”富有詩意的董雪蘭常常把這些話說給自己的丈夫聽。丈夫趙彬彬是運行工區的一名職工,每天下井、上井幾乎成了董雪蘭最牽掛的事情。婚后十幾年,她體會最深的就是丈夫每天下班后那副疲憊的身軀及疲勞的睛神,而作為一名燈房女工的她,盡管每天也在重復著生物鐘紊亂的小班工作,但為了讓丈夫帶著一份好心情上班,董雪蘭幾乎承擔了家里所有的家務,千方百計盡到一個妻子的責任,努力從多方面關心他,愛護他,幫助他。丈夫吃得好不好、睡得香不香、是不是按章操作,包括他的所思所想,無時無刻不令她牽腸掛肚。沒有怨言,有的是做得一手丈夫喜歡吃的飯菜,有的是培養出一個乖巧懂事的兒子,有的是在公婆面前像親生女兒一樣體貼入微。當然,心直口快的她隨時都會為丈夫吹好“枕邊風”,念好“安全經”,當好丈夫的“賢內助”,讓丈夫放下一切思想包袱輕裝上陣,
歌德曾說:“無論是國王還是農夫,只要家庭和諧,他便是最幸福的人。”一直以來,丈夫趙彬彬時時都被雪蘭的大度與從容所感動,有了愛妻的體貼與關愛,丈夫月月出滿勤,天天好心情。夫妻二人相親相愛,珍惜著一點一滴的生活細節,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甜甜蜜蜜。“我做的是每個妻子都會做的,沒有什么特別的。”雪蘭真誠的表白更加深了我對她的欽佩。就在那一刻,我讀懂了什么是真正的礦嫂。
董雪蘭不僅僅是一名為礦工帶來光明的燈房女工,也是一名礦工的好妻子,而且更是一名樸實無華、無怨無悔的好礦嫂。雖然她從沒去過那幽深漆黑的礦井,雖然她從沒見過礦工們怎樣開掘烏金,但她從來來往往的礦工兄弟們的背影里,卻讀出了地下作業的艱辛,更懂得了瓦斯、礦井水、破碎的頂板就像暗藏的殺手,隨時都在窺視著礦工的生命。因此,從她眼睛里所折射出的那份堅韌與堅持、熱情與善良,幾乎是一名礦嫂對礦工們最真誠的詮釋。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她默默地承擔起收燈、發燈、維護保養工作,反復地穿梭于燈架之間,夜班工作的艱辛沒有難倒她,家務的繁重沒有壓倒她,透過她那柔弱的肩膀,隱約可見的是一份自信,一份從容,一份對井下礦工送上礦嫂深情厚義的真心與真情。
“礦嫂愛心服務站”作為成莊礦“安全堡壘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元素,正在用濃濃親情筑起一道堅固的安全之堤。為了給礦工提供最優質最貼心的服務,也為了達成自己的一個心愿,董雪蘭積極參加礦上組織的“冬送溫暖夏送清涼”活動。“師傅,您喝水,記住安全第一啊!”井口送溫暖,讓董雪蘭懂得了對礦工體貼入微就是對他們最大的支持,懂得了一個微笑對于礦工們緩解一日的疲勞有多么重要,懂得了一句問候就是對礦工們安全工作最好的體現。夏天,她捧著一杯杯綠豆湯、一塊塊西瓜為礦工驅暑;冬天,她捧著一碗碗熱湯、一杯杯咖啡為礦工除寒。每次12個小時的服務,每次忙前忙后的端茶送水縫補,每次柔聲細語的溫馨提示,在她的心里都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
“讓礦工們每天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去實現安全生產。”這是董雪蘭對一線礦工的真情表白,同時也是一名礦嫂最美的心愿。13年來,她懷著對美好礦山的執著,對礦工兄弟的熾熱情感,把一顆烏金般火熱的心獻給了礦工,獻給了她所熱戀的這塊“黑土地”。13年來,她和她的姐妹們用實際行動編織著一道道親情的安全網,促進了礦區的和諧穩定發展,為礦山的安全生產筑起了牢固的第二道防線,撐起了一方安全的天。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董雪蘭因為出色的工作表現,多次被礦和集團公司評為“先進女工”“先進生產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礦燈,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一盞燈。在這個五花八門無奇不有的世界里,人們也許早已淡忘,但這盞燈對于董雪蘭來說,卻意義非凡。礦燈是什么?董雪蘭告訴筆者——礦燈就是我的心!我的幸福!
(作者單位:山西省晉城煤業集團金駒股份成莊熱電分公司)
煤礦文聯動態
-
4月16日至18日,2025年煤炭行業文化藝術工作會議暨... [詳細]
-
1月25日,中國煤礦文聯“萬福迎春”文藝志愿服務活... [詳細]
- 2024年煤炭文化十大新聞
- 中國煤礦文聯“萬福迎春”文藝志愿…
- 中國煤礦文聯走進山西古交開展“萬…
- 中國煤炭報:川煤杯2024年“煤炭紀…
- 第六屆中國煤礦藝術節“淮北礦業杯…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