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為伴
葉嘉瑩先生說“我們學習古典詩詞,最大的好處就是讓我們的心靈不死”。我自小就喜歡唐詩宋詞,不知為何這般癡迷,正如“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家里的藏書大多都是古典詩詞方面的。晚上在睡覺前,抄起放在枕邊的詩書翻上幾頁,或是在有我之境中徘徊,或是在無我之境中徜徉。當困意襲來合上書關燈酣然入睡。我習慣于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背誦詩詞,有時卡殼了便拿處隨身攜帶的書看一看,我的行為招致很多人的不解,以致有人認為我有病,也有人直接問我:“你為什么背詩詞,這對你有什么好處?”是啊!我為什么這樣逼迫自己呢?我回答不上來。
我沒去過江南,但我在詩詞里去過。那里永遠都是“千里鶯啼綠映紅”、永遠都是“楊柳散和風”、永遠都是“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我沒見到過黃河,但詩詞讓我看到了“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黃河萬里絕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我沒游過長江,但詩詞讓我親臨了“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當我背誦“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時,我已站在了泰山頂上;“江畔何年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我已然穿越了時空……。此時,我感到了自己詞匯的匱乏,感到了自己語言的蒼白,我無法用文字和語言描繪出詩詞帶給我的藝術享受。
我也曾用手機看過電子書,但卻沒有閱讀的快樂。手指只是不斷地劃抹顯示屏,看過的內容不會記得太久,這樣的閱讀更像是豐盛的菜肴沒有添加作料。我還是更喜歡把紙質的詩書捧在手里,讓墨香迎面撲來;我享受食指翻動書頁的快感,就像音符從琴鍵上流淌出來。一個人喝酒或許是寂寞,但一個人讀書卻是在精神上狂歡。
讀一首詩詞就是和一位古人在交流,詩人的正直滋養了我的品德,詩人的狂傲熏染了我的性格。“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讓我懂得了做正確的事不需要作過多的解釋;“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讓我看到了趨炎附勢的可憐與可悲。詩人大多是孤獨的,他們所擁有的似乎只有酒和月。在詩里我看到了李白把平仄嘔吐在殿闕;杜甫化作一支狼毫蘸酒記錄歷史;王維在月光下的竹林里撫琴長嘯;東坡手持竹杖腳穿芒鞋在泥濘中快步而行……。詩人所處的那個時代是不允許他們把才華展現在政治上,“國不幸而詩家幸”。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會作詩的人也越來越多,但卻沒有詩人。因為現在是功利社會,功利社會很難出詩人。
詩人的智商很高,但情商更高。“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是分別時的不舍;“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是感嘆時的惆悵;“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是相思時的堅貞;“日長睡起無情思,先看兒童捉柳花”是閑逸時的質樸……。與詩詞為伴倒不如說是與詩人為伴,讀一首詩詞有時是與詩人對話,有時是不知不覺的融入到詩人的感情生活。在讀元稹的《遣悲懷》三首時我感慨萬千:世上竟有這樣專情的男人,感情是如此的豐富細膩。當讀到“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時仿佛看到了他的鼻翼有些發酸淚水盈在眼眶里;當讀到“誠如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時,仿佛看到了他的淚水已經打濕了詩箋;當讀到“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時,我的心一緊,眼睛里像是被人揉進了一粒沙子,而此時的詩人定然是擲筆伏案而泣。此時此刻我與詩人的情感是如此的真實、如此的相通。
詩人有時把他們的詩意潑灑在山水田園間,有時把他們的詩情傾瀉在親情友情里。也有詩人借歷史反思,令今人讀起來更具現實意義。李商隱在他的《詠詩二首》其二中這樣寫道“運去不逢青海馬,力盡難拔蜀山蛇”。“青海馬”指的是治理國家的人才,“蜀山蛇”指的是貪腐勢力或既得利益者。“運去不逢青海馬”一句表面上是說,一個即將崩潰的政權治理國家的人才不會再出現了。我認為不是這樣的,治理國家的人才什么時候都不缺,詩人也不會這樣淺顯,他是在告誡后人:一個徹底被人民拋棄的政權,人才是不會再為它效力了。這不禁使我想起了新中國剛剛成立時,在海外有很多知名的學者和科學家紛紛回國,投入到國家建設上來。“力盡難拔蜀山蛇”一句是詩人在警醒我們,貪腐勢力必須盡早清除,如若不然到最后必積重難返,正如黃炎培與毛澤東對話中談到的那樣:“雖有大力,無法扭轉,并且無法補救”。中國古代每一個封建王朝覆滅莫不如此,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崩潰莫不如此。執政者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貪腐勢力是自己天然的敵人,放縱他就是在為自己掘墓!
與朋友相聚聊天時,詩詞佳句會時不時隨口說出,這就是詩詞對我的改變。盛夏我背一句“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消暑;嚴冬我背一句“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取暖;參加婚禮我來一句“琴瑟在御,莫不靜好”為新人祝福……。沒有詩意的生活是乏味的、枯燥的、可悲的,在我人生的旅途上詩詞不是行李、不是盤纏,它是不可不帶上的干糧;在與人相處中詩詞不是方法、不是工具,它是由體內散發到體外的友誼氣息。有人對我說“詩詞沒有什么用,它就是水月鏡花”我沒有反駁他,或許在他看來沒有什么用就是不能得到物質方面的回報,但我還是認為水中的月可以澄明我們的雙眼,鏡中的花不至于弄臟我們的心。
人可為友,詩亦可為友。人可為師,詩亦可為師。
煤礦文聯動態
-
4月16日至18日,2025年煤炭行業文化藝術工作會議暨... [詳細]
-
1月25日,中國煤礦文聯“萬福迎春”文藝志愿服務活... [詳細]
- 2024年煤炭文化十大新聞
- 中國煤礦文聯“萬福迎春”文藝志愿…
- 中國煤礦文聯走進山西古交開展“萬…
- 中國煤炭報:川煤杯2024年“煤炭紀…
- 第六屆中國煤礦藝術節“淮北礦業杯…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