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趣·書議
我已年逾古稀,雖一生貧寒,但喜書 、愛書,家中也有些許藏書。我讀書時愛圈點、愛劃杠、愛摘錄。閑來無事,信手翻翻,頗有情趣。
愛書成癡的人有時和吸煙成癮的人一樣,常常生發(fā)“戒掉”的念頭。葉公超家有三面書墻以后,就給自己立下了“三不買”的規(guī)矩:參考書不買;不讀不查的書不買;要讀的書、非讀不可的書,先去圖書館借,借不到,再決定買與不買。說的輕巧,“書到用時方恨少”。三年后,葉公超的三面書墻還是變成了四面書墻。他只好說:“關于買書,我只有感慨,沒有原則了”。可見戒煙癮難,戒書癮也絕非易事,誰讓他是書癡、書迷、書蟲呢。
在書房里,文思泉涌、俯身寫作時,經常發(fā)生這樣的事:你總是找不到你那一刻想要找到的書。美國作家菲茨杰拉德某日寫作時找書未遂,空費半天功夫,大光其火,給朋友寫信道:“我告訴你我最近的決斷,我想把所有的書都賣掉或燒掉,只留下《圣經》、字典、《失樂園》、蒲柏的詩各一部,放在我的書案上,最好就放在我的手邊。那樣我就再也不會找不到我要用的書了,至少我會知道我此處只有這四部書”。
“樣板戲”的劇本執(zhí)筆作家汪曾棋在西南聯(lián)大讀書時常常斷頓。朱德熙一見他日照三竿尚未起床,就料定他午飯又沒著落,于是就挾一本字典走進宿舍,喊道:“起來起來,去吃飯”!然后他們先去昆明的文明街,找一家舊書店把字典賣掉,然后兩人吃一頓破酥包子和兩碗燜雞米線,再來二兩小酒。原來這文明街的幾家舊書店的老板對書都不太內行,收書全看是否新,是否整齊,厚厚的工具書一手交書,一手給錢,價格還真就不低。
大詩人雪萊婚后愛上了17歲的瑪麗。他送給瑪麗一本自己剛出的詩集“仙后麥布”,還用鉛筆在書上寫道:“你瞧,瑪麗,我一直都沒忘記你”。瑪麗也在書上寫道:“這本書對我而言是神圣的,其他人都不能翻閱。我對作者的愛超越了任何文字的力量......就算我不會是你的,我也不會是別人的”。這本書1914年時,就已經賣到了12500美元的高價。
“不可以有成見”。是著名學者顧頡剛的一條重要讀書心得。把書分成正邪好壞,有用無用,這個能讀那個不能讀等就是當前讀書有成見的主要表現。什么書叫好,什么書叫壞,見仁見智,各有各的看法,很難不約而同。許世友就對《紅樓夢》提出批評,說《紅樓夢》寫的都是吊膀子的事,有什么好看的?而毛澤東則說,這個觀點不對,他認為《紅樓夢》是寫的很精細的封建社會的歷史。他還說《紅樓夢》他至少讀了五遍。魯迅先生說;“《紅樓夢》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到的是“易”,道學家看到的是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愛書成癡的人把書看得高于一切,無可比擬。臺北的學者楊照曾謂:書比愛人忠心,比親人有趣,比煙酒、彩票深邃;書比宗教調皮,卻又比巫術莊重;書讓我們不必離開人的世界,就能坐擁天堂和地獄。
“開卷有益”——這是普遍規(guī)律。但是否有益,關鍵不在卷而在開卷的人。說有一個秀才捧著書本過溝,但不知道怎么過。農夫告訴他,一跳就過去了。秀才聽罷,雙腳一蹬,往上一蹦,結果一屁股坐在溝中。農夫坐了一個示范動作,秀才看了反倒埋怨農夫:“單腳起步為躍,為跨,雙腳起步為跳,你要說躍,不該說跳”。我們不能死讀書,讀死書。延安文藝座談會后,我們黨倡導的既反對“經驗主義”又反對“本本主義”的原因就于此。
書是人們的良師益友。一本好書既是一場盛宴大餐,也是盛了綿長滋味的容器,可以是一盞茶,一杯酒,一壺月色,或者是一碗淺愁,勾起人們生活的意趣,裊裊地牽人心魂。一本好書總是讓人喜悅著,快樂著,幸福 著。
煤礦文聯(lián)動態(tài)
-
4月16日至18日,2025年煤炭行業(yè)文化藝術工作會議暨... [詳細]
-
1月25日,中國煤礦文聯(lián)“萬福迎春”文藝志愿服務活... [詳細]
- 2024年煤炭文化十大新聞
- 中國煤礦文聯(lián)“萬福迎春”文藝志愿…
- 中國煤礦文聯(lián)走進山西古交開展“萬…
- 中國煤炭報:川煤杯2024年“煤炭紀…
- 第六屆中國煤礦藝術節(jié)“淮北礦業(yè)杯…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