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時間
-
2018年06月20日 讀唐詩可以提高寫作水平?姜正成新書傳授技巧常有人問:讀唐詩對寫作文(寫作)有幫助嗎? 《讀唐詩 學寫作》的作者姜正成告訴我們:“有幫助!非常有幫助!”該書于近日由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國上市。
-
2018年06月14日 蔣新報告文學《黑與紅》:書寫煤城淄博的黑色…“因為蔣新的《黑與紅》,我第一次了解到淄博煤礦與抗日戰爭、與黨的歷史、與新中國工業化進程有著如此緊密的聯系,這些鮮為人知的珍貴史料豐富了我們對近現代歷史的認識。”6月11日,在淄博舉行的蔣新報告文學《黑與紅——一座煤城的燃燒歲月》首發式暨研討會上,...
-
2018年06月12日 五大文學期刊主編評《借命而生》2018年6月8日,北京大學采薇閣,《人民文學》《收獲》《十月》《當代》《西湖》五大著名文學期刊的主編就《借命而生》與作者石一楓進行對話,他們從文學、社會的角度對作品進行深入探討,也梳理了石一楓創作道路的成長與收獲,并給予《借命而生》高度肯定。
-
2018年06月01日 新東方聯合創始人王強談讀書:我懷疑不讀經典…王強最大的標簽是新東方聯合創始人,他和俞敏洪、徐小平組成了我們常說的新東方“三駕馬車”。在電影《中國合伙人》中,他正是佟大為扮演的王陽這個角色的原型。但相比于被視為成功的商人,王強更愿意被視為“讀書人”和“藏書人”。
-
2018年05月29日 選好做學問的“看家書”理論思維是一個做學問的人、一個以人文科學為研究對象的學人所必須要下功夫的方面。我在這里想到了北京大學哲學系的老教授張世英先生,他是中國研究黑格爾的專家,應該也是研究黑格爾的第一人。張先生談道,一個學者要想培養、提高自己的理論思維,要有“看家書”...
-
2018年05月21日 小說《狂人日記》發表100周年:月光穿過一百年1918年5月15日,《新青年》雜志上發表了署名“魯迅”的短篇小說《狂人日記》,這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魯迅”這個偉大的名字從此出現在中國的歷史上。魯迅借《狂人日記》所發出的“吶喊”在當時可謂振聾發聵。一個世紀后的今天,讓我們重溫這部文學經典,...
-
2018年05月21日 遲子建《候鳥的勇敢》:白山黑水的蒼涼,漸行…我們所面對的世界,無論文本內外,都是波瀾重重。夕陽光影下的人,也就有了種種心事。所以《候鳥的勇敢》中,無論善良的還是作惡的,無論貧窮的還是富有的,無論衙門里還是廟宇中人,多處于精神迷途之中。
-
2018年05月21日 聞一多《九歌》手稿:生命的絕唱《九歌》本身雖然具有大型歌舞劇的基本特質,但由于各章節都是針對各自獨立的神靈作為主體,并沒有充滿邏輯的情節,將其改編成邏輯嚴密、情節豐富的歌舞劇頗有難度。在創作的過程中,聞一多充分發揮了詩人的想象力和浪漫主義情懷,同時融入自己長期研究楚辭的經驗...
-
2018年05月11日 別開生面的北京人物志京有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近千年的建都史。自古以來,這里就是藏龍臥虎之地,風雅錦繡之邦。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其人物之盛美,蔚然有深秀者,比肩接踵,不可勝記。這些碩彥俊偉之士,奇瑰卓絕之人,或忠勤,或壯烈,或勇毅,或高潔,都在這里上演過有聲有色的活劇...
-
2018年05月11日 賈平凹最新長篇小說《山本》出版:謀圖寫作對…春風送暖。繼《人民文學》雜志2018年第二期首刊《山本》后記,《收獲》雜志長篇專號(春卷)刊發《山本》全文,4月1日,《山本》單行本由作家出版社正式推出。這是年逾花甲的賈平凹創作的第16部長篇小說。這部共42萬字的最新力作,最初書名為《秦嶺志》,賈平凹感...
-
2018年05月02日 辜鴻銘逝世90周年|《中國人的精神》是如何成…《中國人的精神》1996年初版的封面上印著一張辜鴻銘身穿長袍馬褂、右手拄拐杖、左手捻長須的照片,前朝遺老味道十足。封底摘引了書中的一段話:“要懂得真正的中國人和中國文明,那個人必須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純樸的。因為中國人性格和中國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
-
2018年04月27日 今天 感受閱讀的力量閱讀于生命的意義,已經不必再在這里闡述,即使在電子閱讀時代,閱讀的載體變了、渠道變了、方式變了,但閱讀之于人類靈魂與未來的要義卻從未發生改變。本期,我們邀請幾位國內文化界知名人士,聽他們聊聊自己的閱讀故事,以期在這樣的分享中實現情感與思想的碰撞。
-
2018年04月20日 肖復興讀史鐵生:十指連心的疼痛,彌漫在紙頁間有人談論史鐵生關注生死,有人談論史鐵生關注信仰,有人談論史鐵生關注的是由他的殘疾引申出來的勵志,而在肖復興這篇《冬夜重讀史鐵生》中,作者關注的是史鐵生與他身后推輪椅的母親的親情,關注的是“我已不在地壇,地壇在我”的厚重的文學思念,由物及人,由彼...
-
2018年04月18日 《初心》在京首發研討 用文學回應時代主題《初心》的作者、當代作家丁捷因2017年出版的反腐紀實文學《追問》而被廣大讀者熟知,但是丁捷本人并不滿足于此,而是開始更深入的“追問”,推出了具有大時代、大主題背景的作品《初心》。這部新作著眼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一主題,以個人的視角和體驗,感...
-
2018年04月16日 辛德勇:以《史記》為例 談中國古代經典的大…中國古代典籍的大眾閱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辛德勇以《史記》及其校注本為例,深入淺出地談了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辛德勇教授認為,與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相比,接受過同等程度教育的人,對古代典籍的閱讀和理解能力明顯有所降低,但隨著教育的...
-
2018年04月13日 資深記者舒晉瑜新作《深度對話茅獎作家》見證…《深度對話茅獎作家》是《中華讀書報》的著名記者舒晉瑜追蹤采訪三十一位茅獎獲得者的訪談錄。從對首屆茅獎獲得者之一的李國文的訪談,到對第九屆茅獎獲得者格非、王蒙、金宇澄、李佩甫、蘇童等作家,包括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茅獎作家莫言的訪談均收錄書中。書中...
-
2018年04月11日 十年磨一劍:曹誰詩集《亞歐大陸地史詩》出版日前詩人曹誰的最新詩集《亞歐大陸地史詩》由北岳文藝出版社出版。著名評論家霍俊明為本書寫作序言《向沒有遠方的遠方出發》,他在序言中說:“我認為當下的中國就是適合寫作‘小詩’的時代,因為這個時代詩人的精神被集體碾平了。而曹誰卻是一個‘異數’,他向一...
-
2018年04月09日 讀書是自己的事 “跟風閱讀”不可取世界上沒有難讀的書,只有與你無緣的書。讀書就跟吃飯穿衣一樣,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人的口味和習慣千差萬別,適合別人的未必適合你, “跟風閱讀”并不可取。
-
2018年04月04日 廿七座藏書樓流淌古城千年書香始建于三國時期的瑞安古城,不僅山奇水秀、風光旖旎,更是個文風鼎盛、人文薈萃的甌越古邑。瑞安的藏書文化同樣源遠流長,在當地,藏書樓尤其是私家藏書樓的盛行就如此次展出的展名———“若海浩瀚”一般。玉海樓的創建者、孫詒讓的父親孫衣言曾在 《玉海樓藏書記...
-
2018年04月04日 《中國閱讀通史》:十四年終填補中國閱讀史專…當看到10卷本的《中國閱讀通史》正式出版時,作為主編的北京大學教授王余光激動不已。它的出版,不僅填補了我國閱讀史學術專著的空白,也實現了《中國藏書通史》《中國出版通史》《中國閱讀通史》3部出版史的“會師”。“這是我們這輩學者的責任,也是我們堅持這項...
-
2018年04月03日 《人世間》:平民立場與“好人文化”《人世間》規模巨大,皇皇三大卷,115萬字。小說以周氏三兄妹的人生經歷為主線,寫出了城市平民近五十年來生活的巨大變遷。這一規模從一個方面表達了梁曉聲超強的敘事能力和耐心。這是一部近半個世紀中國城市平民的生活史,是半個世紀中國社會的變遷史,是底層青年...
-
2018年04月02日 一份當代中國文學四十年的精神檔案——《雷達…作為新時期文學的見證者、研究者,雷達最早發現并評述了“新寫實”,為“現實主義沖擊波”命名,提出了“民族靈魂的發現與重鑄”才是新時期文學的主潮的觀點;對中國當代文學審美趨向的宏觀辨析,構成了本書另一重要內容。綜觀全書,內容豐厚,立論公正,磅礴大氣...
-
2018年03月27日 從選題到付印:一本書是如何“誕生”的?如果把圖書當做產品,那么責任編輯大概能算是“設計師”。中華書局編輯李世文說,根據不同的文學品類,一本書的制作完成大概分約稿,審稿,排版,編校,設計,下廠付印等幾個階段。
-
2018年03月26日 “國韻故事匯”與“國韻小小說”系列叢書在滬…根據上海圖書館館藏珍貴遺存影印、整理與全新編排的“國韻故事匯”與“國韻小小說”系列叢書,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日前在滬正式首發。這是上海圖書館對面向大眾的普及型文獻進行開發利用的新開端,使百年前的優秀傳統讀本跨越世紀“復活”。
-
2018年03月23日 世界詩歌日:春天,我想和你一起讀詩詩歌是夢想的翅膀,帶我們飛向不曾去往的地方。在這個硬邦邦的大大的世界里,詩歌能讓你擁有一塊柔軟的小小自留地。 3月21日是世界詩歌日,帶上小編為你挑選的詩集,無論你是大人還是孩子,一起走進這個美好的春天。
煤礦文聯動態
-
為總結行業集郵工作新成果,促進行業集郵協會溝通... [詳細]
-
7月16日,由中國文聯主辦,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中... [詳細]
- 中國藝術報:以藝術之名 禮贊烏金…
- “新時代最美礦工”先進事跡發布
- 第六屆中國煤礦藝術節在淮河能源集…
- 2025年煤炭行業文化藝術工作會議暨…
- 中國煤礦文聯走進安徽華塑股份公司…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