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時間
-
2021年02月02日 “大家寫小書”的傳統不能丟重慶,讀者在解放碑新華書店內閱讀。新華社發讀者在湖南省邵陽市一處圖書館內閱讀書籍。新華社發“大家小書”系列圖書(部分) 光明圖片一名讀者在北京市西城區模范書局·詩空間內選書。新華社發編者按:2020年,我國有196萬種書沒有賣出1000冊,圖書質量良莠不齊...
-
2020年12月21日 長篇紀實文學《張文宏醫生》即將首發一句“共產黨員先上”讓無數人認識了一個名字:張文宏。作為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一直戰斗在上海抗擊疫情第一線,獨具特色的語言風格、通俗易懂的疫情科普,讓他的影響力溢出專業范疇,成為備受大眾信賴的“張爸”。為什么是張文宏?張文宏何以...
-
2020年11月17日 《康巴》:時代大裂變中的人性思考《康巴》是藏族作家達真的長篇小說,是作者的心血之作,呈現了獨特的藏族文化,和清末以來康巴地區的大巨變。其故事傳奇,場面宏大,視野開闊,激情張揚,結構獨特,角度新穎,是一部讓人讀起來放不下的小說。其中,時代裂變之下,藏傳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三種...
-
2020年11月05日 陳啟文長篇報告文學《為什么是深圳》:深圳的…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了,所帶來的變化和所取得的成就令世界震驚。當我們總結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時,深圳自然是第一個進入視野的關鍵詞。 我記得兩年前,為了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年,圖書界就出版了不少以深圳為主題的作品,涵蓋政治、經濟、歷史、文學等各個方面...
-
2020年10月15日 聶震寧:《閱讀力決定學習力》新書發布作為我國全民閱讀的主要發起人和領讀人,聶震寧在閱讀史上首次提出了“閱讀力”這一概念。《閱讀力決定學習力》是他集多年思考、研究和實踐經驗,在其專著《閱讀力》的基礎上,費時兩年寫就的一部破解閱讀力如何轉化成學習力奧秘的專著。本書由現代教育出版社出版...
-
2020年09月23日 通過《我的二本學生》,發現了什么?最近,很多人在《我的二本學生》這本書里,發現了高等教育中的諸多問題。其實,寫作這本書,本來就是我的學生推動的結果。對我而言,十幾年的從教生活,學生毫無疑問是和我最靠近的群體,也是占據我生命內存最多的群體。面對他們,就是面對自己。
-
2020年09月13日 《科技創新熱點辨析》出版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某些國家對我國科技企業的無理打壓,再次凸顯了科技創新的極端重要性。那么,如何判斷我國當前的科技實力?學術造假、院士賄選等不良現象為何屢禁不止?怎樣才能盡快提高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施一公作序、趙永新撰寫、人民出版社日前推出...
-
2020年09月03日 讓歷史說話,用史實發言——多部抗戰主題圖書…歷史正在說話,史實正在發聲。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多部抗戰文獻資料及著作集中出版公布。 9月2日,國家圖書館“日本細菌戰資源庫”正式上線,萬余頁史料向社會免費開放;集結權威研究力量,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組織編撰的八卷本《中國...
-
2020年08月24日 《小康中國》出版 記錄70縣市奔小康之路《小康中國》聚焦近70座有代表性的縣市,充分挖掘我國在脫貧攻堅、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科技創新、基層治理、文明建設等領域的先進典型,展現社會群體為增強更多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奔跑”的生動案例,總結了中國基層社會治理的有效路徑。
-
2020年08月06日 北京大學編撰 《政治通鑒》第一卷正式出版發行人民網北京8月4日電 由北京大學講席教授、政府管理學院院長兼中國政治學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領銜主編的《政治通鑒》新書發布會暨“通鑒視野下的政治科學”研討會在北京大學成功舉行。據介紹,“政治通鑒”是一項大型的政治學基礎研究工程,被列入北京大學“雙一流”...
-
2020年07月27日 歷時24年,國內首部儒學全集將于明年完整出版作為近年來川大出版社重點的核心項目,《儒藏》即將于明年完成整體出版。川大出版社《儒藏》是匯聚中國歷代儒學成果的大型叢書,是對2500年間儒家各宗派、各類成果的最大集結,收錄自先秦至清末學術文獻5000余種。《儒藏》全集共計650冊,總字數接近5億字。目前,...
-
2020年07月20日 五卷本《胡漢中國與外來文明》 冀讀者“呼吸…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日前推出葛承雍《胡漢中國與外來文明》(五卷),圍繞“漢唐記憶與絲路文明”“胡貌漢魂與異域文明”“唐風胡俗與絲路藝術”“唐三夷教與外來信仰”“唐人胡俑與外來文化”五個主題展開,集中探討漢唐時期中華文明與外來文明之間的交流互動。
-
2020年07月20日 《京劇史照》:用照片呈現京劇從草創走向博大…京劇是高度綜合的舞臺表演藝術。它的歷史可用文字記載,亦可用聲音記錄。增訂版《京劇史照》是用照片呈現京劇從草創走向博大精深全過程的一部專著。不懂京劇的人可以拿這本書當畫看。文字在這個時代已不如圖像更具誘惑力和直觀性。照片的視覺沖擊力會讓不懂京劇的...
-
2020年07月13日 在小說“別具權威”的今天,回望文學何以從詩…早在1980年代,在華東師范大學這片詩人的沃土上,李其綱就是夏雨詩社的首任主編。他首先是一個詩人,然后寫文論,寫小說,編雜志。他將自己在編輯《萌芽》雜志期間所撰寫的一系列談論外國詩人的隨筆文章收錄于《文學從詩歌開始》一書,詳細解析了葉芝、辛波斯卡、...
-
2020年07月10日 路內長篇小說《霧行者》:走吧,故事《霧行者》無意再現或反思這一宏觀進程,更無意鋪陳營造關于工業文明、關于資本進程中主體的“漂泊”與“孤獨”的陳詞濫調,它向我們提出的問題要謙遜得多:這樣的流動與社會重建,對小說而言意味著什么?
-
2020年07月09日 與讀者平等對話的精神氣度興安在文學這棵大樹上一路攀爬的動作,表面看來只是修枝剪葉做編輯,實際在修煉暗功夫,直接開花結果搞創作,而且這創作還終于分了兩個杈,結了兩種果,一邊是水墨書畫,一邊是散文。
-
2020年07月06日 陳嘉映:微信,是對文字時代的最后一擊陳嘉映想在《走出唯一的真理觀》中傳達給我們的是,無論時代的浪花如何翻滾,既然歷史的遠景我們很難看清,那么我們最應該做的,是要了解自己具體的處境,知道自己真實相信的是什么,握住這一點信仰的光源,并盡力為它做些什么。這應該被我們運用到一生中的很多命...
-
2020年06月28日 陳彥談枕邊書但能放到枕邊的,大多還是好讀之書。所謂好讀,就是不用做筆記,不用查閱資料的那種。也有一些熟人、朋友的作品,常常讀得津津有味。關鍵是能讀出他們文章背后“潛藏”的那些意趣。讀著讀著,他們就笑吟吟走出來跟你直接對話了,那是一種比文字表面更豐富的表述,...
-
2020年06月24日 一個家族六代人的中國情緣時間拉回到2020年1月17日下午,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同在華工作的外國專家代表舉行新春座談會。座談會上,“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英國專家西蒙·霍沃思博士手捧一本書,翻著書頁向李克強總理介紹著??
-
2020年06月23日 培養優質閱讀行為不能止步于“替人讀書”全民閱讀熱情持續高漲之下,一股可被簡稱為“替人讀書”的新風潮正在興起。一些以新媒體平臺或文化公司為主要推手的文化類節目、專欄熱衷于通過“劃重點”的方式,試圖幫助讀者在短時間內全面掌握一本書的“干貨”。
-
2020年06月22日 《鬧城》——一座工業樂園的鄉愁《鬧城》是一部圖文對照的個人口述史,它以新中國建立之后的強國夢和工業化建設為背景,以作者蘇丹成長記憶中的空間和人物為故事線,再現了山西太原這座城市在上世紀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工業化迸發進程中展現的時代面貌和生活于其中的一個個鮮活的人物肖像。
-
2020年06月14日 方繼孝“文化收藏三十年”,他建議普通玩家“…方繼孝在《箋墨記緣——我的收藏三十年》中,講述了他收藏歷程中最精彩的25個故事,其中包括收藏陳獨秀、胡適、陳寅恪、錢穆、王世襄等名家手稿時的奇遇,以及對這些手稿的文獻價值、社會價值、歷史背景的解讀,書中精美插圖皆是方繼孝先生藏品的局部真品。此書也...
-
2020年06月10日 14位中國當代一線作家的散文集結出版這是一本關于生命逐光的散文集,全書共分為四個章節:勇敢而生、讓愛照進生命、你是自己的太陽、向著明亮那方。在作家細膩的筆觸下,歷史的真相、親情的溫暖、生命的感嘆、思想的火光全都躍然紙上。
-
2020年06月10日 葉永烈遺作《絕筆·絕響》系列出版,140位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后的歷史側影》《歷史的絕響:名人書信背后的如煙往事》兩書中,從數以千計、頭緒繁多的書信中,找出這近140 位名人的書信,按照人頭分好,也相當煩瑣。書信要用掃描儀掃描,還要找出相應的照片。理出頭緒之后,查找采訪筆記以及日記,...
-
2020年06月09日 山東大學開了個文學“館子”“圍在城里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沖進去……”近日,一段《圍城》的自由配音登錄B站,由“00后”大學生黃楨豪帶領10來個小伙伴配音制作,這是一篇結課作業。從閱讀、欣賞到精選片段、配音,最后制作音視頻上傳,讓這群年輕人真正走進了文學經典,而引發大家結合...
煤礦文聯動態
-
為總結行業集郵工作新成果,促進行業集郵協會溝通... [詳細]
-
7月16日,由中國文聯主辦,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中... [詳細]
- 中國藝術報:以藝術之名 禮贊烏金…
- “新時代最美礦工”先進事跡發布
- 第六屆中國煤礦藝術節在淮河能源集…
- 2025年煤炭行業文化藝術工作會議暨…
- 中國煤礦文聯走進安徽華塑股份公司…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